文档介绍:2019房屋构造课件06
本 章 内 容
一、变形缝的基本概念与设置原则
二、变形缝的构造
第一节 变形缝的作用、类型及要求
变形缝——是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地震)作用下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人为设置的适当宽度的缝隙。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类型。
变形缝的概念
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甚至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伸缩缝,也叫温度缝。
伸缩缝的设置要求将建筑物的墙体、楼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
一、伸缩缝
伸缩缝的位置和间距
与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建筑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所作的规定见表11-1和表11-2。
表11-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屋盖或楼盖类别
间距(m)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5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40
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6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50
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75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60
瓦材屋盖、木屋盖、轻钢屋盖
100
表11-2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结构类型
室内或土中
露天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0
框架结构
装配式
75
50
现浇式
55
35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5
40
现浇式
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
现浇式
30
20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沉降缝。
沉降缝宜设置在下列部位:
(1)建筑平面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二、沉降缝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接处。
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软的建筑物,沉陷的可能性越高,沉降后所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沉降缝的宽度见表11-3。
沉降缝的设置要求 从基础到屋顶所有构件均须设缝分开,使沉降缝两侧建筑物成为独立的单元,各单元在竖向能自由沉降,不受约束。
表11-3 沉降缝的宽度
地基性质
建筑物高度或层数
缝宽(mm)
一般地基
H<5m
H=5~8m
H=10~15m
30
50
70
软弱地基
2~3层
4~5层
6层以上
50~80
80~120
>120
湿陷性黄土地基
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