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建昌县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昌县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6/8/7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昌县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昌县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1 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截至 2014 年, 建昌县栽植核桃 15 万亩, 年繁育苗木 100 万株, 苗木销售年产值 万元;坚果年产量 2231 吨,产值 8925 万元;主要推广栽植我省自主繁育的包括辽宁 1 号、辽宁 3 号、辽宁 4 号、辽宁 5号、辽宁 6 号、辽宁 7 号、辽宁 10 号、礼品 1 号、礼品 2 号、寒丰、辽瑞丰等早实和晚实核桃良种 10 余个。建昌县在全国范围内被同行业认可,成功注册了“建昌核桃”国家地理商标; 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荣获了首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和首届中国核桃大会银奖等殊荣。目前, 建昌县正着手进行核桃产业升级, 带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可持续和“兴建富民”的目标。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草药, 延伸核桃产业发展链条――引进核桃油、核桃乳等深加工项目等方式提高核桃生产附加值, 解决核桃产业经营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 刺激并带动核桃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010 年以来, 以省委、省政府“一县一业”为指导,建昌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建昌县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和《核桃栽植目标考核指标及评分办法》,不仅保证了核桃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使广大林业工作者在今后的核桃推广等系列工作中能够有据可依, 奖惩分明。 2014 年伊始,辽宁省全面推进“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建昌县紧抓契机,形成了以县级推广单位为依托,以乡镇推广单位为纽带, 以广大林农技术能手为基础的核桃推广网络模式, 举全县之力, 不仅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而且正奋力打造成“中国优质核桃第一县”。 2 核桃产业发展历程建昌县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大县,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地处辽西丘陵山区, 燕山余脉, 东与兴城市接壤, 西与凌源市毗邻, 南接绥中县和河北青龙县, 北靠朝阳、喀左两县。这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年降水 500 ~ 800 毫米, 年日照时数 2000 小时以上, 无霜期 180 天左右,年均温 8℃,极端低温-28 ℃,极限高温 40℃,全县占地总面积 万亩,林业用地 万亩,占总面积的 57% ,其中有 30 万亩土层深厚的坡耕地,4 万亩宜林荒地、荒坡、荒沟, 自然条件较差, 生态环境脆弱。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建昌县区域经济发展滞后, 是辽宁省为数不多的国家级贫困县。 核桃发展的星星之火建昌县历史上没有人工栽植核桃的记载, 只是山里零星生长着数量不多的野生核桃。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 当时的国家林业部在全国选取 19 个试点进行区域试验,将建昌县列入其中,原因正是建昌县的地理位置处于核桃栽植理论上的北界, 没有人工栽培先例。专家们选择将区域试验点建在县里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雷家乡灰窑沟村。专家们不知道,这次区域试验点选建在建昌县就好比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它给建昌县百姓留下了走向美好生活的无限希望, 也成为日后建昌县林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区域试验结束后,专家们拿着测试数据心满意足的走了,留下了 45 亩试验地和地里生长健壮的核桃树。那时候的核桃树还小,那时候的核桃树更没结果,那时候的农民们还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发财树”。时间一晃就是十年, 小小核桃树不仅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