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讲座5电网规划090405修改
电网规划
概述
电网的电压等级选择
电网规划决策过程
几种主要电网设计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及输电能力
主变压器选择
电网规划的启发式方法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与控制研究所74
*
概述
电网规划的任务及分类
电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电网规划问题的特点
电网规划流程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与控制研究所74
*
电网规划的任务及分类
【任务】
根据设计期内的负荷需求及电源建设方案,确定相应的电网接线,以满足可靠、经济地输送电力的要求。
【主要内容】
确定输电方式、选择电网电压、确定网络结构、确定变电所布局和规模。
【主要问题】
大型水、火电厂(群)及核电厂接入系统设计
各大区电网或省级电网的受端主干电网设计
大区之间或省级电网之间联网设计
城市电网设计
大型工矿企业的供电网络设计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与控制研究所74
*
电网规划的任务及分类
【分类】
按时间可分为短期规划(1~5年)、中长期规划(5~15年)、远景规划(15~30年)。
短期规划用于制定网络扩展决策,确定详细的网络方案。
中长期规划介于短期和远景规划两者之间,用于估计实际电网的长期发展或演变。
远景规划是通过对未来各种发展情形的简单分析,给出根据环境参数进行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并做出最后的初步选择。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与控制研究所74
*
电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输,变、配电比例适当,容量充裕,在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能满足将电力安全经济地输送到用户,并有适当的裕度。
电压支撑点多,能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及电压质量。
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便于运行,在变动运行方式或检修时操作简便,安全,对通讯线路影响小等等。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与控制研究所74
*
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技术原则
(1) 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并适当超前。
(2) 必须坚持统一规划,以安全可靠为基础,突出整体经济效益,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加强电网结构,提出合理的电网方案。
(3) 应重点研究目标网架,目标网架应达到如下要求:
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合理,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潮流流向合理,避免网内环流;
网络结构简单,层次清晰,贯彻“分层分区”的原则:
适应大型电厂接入电网。
(4) 应重视受端网络规划,建成坚强的受端网架。
(5) 送端网络规划应根据送端电源所能达到的最终规模,远近结合统筹考虑。对于大型电源基地,路口、港口电厂集中的地区应作出战略性安排。
电网规划问题的特点
【离散性】线路是按整数的回路架设的,所以规划决策的取值必须是离散的或整数的。
【动态性】网架规划不仅要满足规划年限内的经济、技术性能指标等要求,而且要考虑到网络的今后发展以及今后网络性能指标的实现问题。
【非线性】线路电气参数与线路功率及网损等费用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多目标性】规划方案不仅要满足经济、技术上的要求,还必须考虑社会、政治及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常常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
【不确定性】负荷预测、设备有效状况及水力条件等均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与控制研究所74
*
电网规划流程
电网规划流程根据对象的不同,分为输电网规划流程和配电网规划流程。
【输电网规划流程】
原始资料的收集和论证:主要内容为预测地区负荷需求,分析线路可能行径及变电站站址选择,了解电源规划方案。
制定连接系统规则:根据电源、地区负荷分布、线路路径、和变电站站址等条件,制定连接系统规划。
环境条件分析:确定薄弱供电环节、不经济的设备、因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必须改建或迁建的送变电项目。
制定规划方案:提出的各种送变电规划方案既要能满足系统供电要求,又应力求技术上先进。
技术经济评价: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供电可靠性、运行维护条件、供电质量、经济性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与控制研究所74
*
【输电网规划流程图】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与控制研究所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