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国家大剧院技术难题.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家大剧院技术难题.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家大剧院技术难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家大剧院面临五大技术难题北京西长安街路南,紧临人民大会堂西侧,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2004 年,耗资 26 亿、可容纳 5500 名观众的国家大剧院将在这里与人民大会堂比肩而立。届时,这只“漂浮”在水里、最大跨度达 212 米的银白色“蛋壳”,将以其迥异于周边建筑的设计风格,成为长安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要把法国建筑师的作品从图纸变成现实,却并不那么容易。从设计到施工,工程技术人员随时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挑战。就这些难题,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委员、建设部设计院原总建筑师周庆琳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难题一:如何让人民大会堂不受施工影响? 一般建筑物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为避免不断渗出的地下水影响施工,都要进行“降水”,即不停地将地下水抽走,确保地基施工工地不受影响。国家大剧院地基很深,一般要打到地下 26 米左右,最深处达 32 米。为避免被渗出的地下水“水淹三军”,国家大剧院在地基施工时同样需要进行“降水”。这样一来,一个问题随之发生: 不断抽取地下水,将在国家大剧院一带的地下形成一个“地下水漏斗”———土壤中地下水的分布,像一个放在水里的“尖顶斗笠”,因为渗进“斗笠”的水被不断抽走,所以“斗笠”里总是干的。这个“斗笠”以国家大剧院为圆心和顶点向四周扩散,“斗笠”之内,由于缺少地下水的“支撑”,干燥的土壤势必会被压缩,发生沉降,并导致地基下陷。由于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大剧院近在咫尺,而国家大剧院的地基又相当之深,所以抽取地下水形成的“斗笠”范围很大,附近的人民大会堂地基也在“斗笠”范围之内,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的人民大会堂,其地基将发生沉降和下陷,严重者,还可导致人民大会堂地面建筑出现裂缝。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如何既让国家大剧院在地基施工时不被“水淹三军”,又能确保附近人民大会堂地基的安全, 成了摆在施工人员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一道深达 40 米的地下围墙,最终帮助人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说白了,是用一个“小口的水桶”取代了“大口的斗笠”。在国家大剧院的地基外围,工程人员用混凝土从最高地下水位直到地下 40 米处,砌了一道密封的地下隔水墙,将地基围得严严实实。这样,无论地基里怎么抽水,隔水墙外地下水的分布就像一个漂在水里的“小口水桶”,始终沿着墙体自上而下分布,不会形成一个开口很大,波及范围很广的“斗笠”,人民大会堂地基土壤层的地下水当然就不会受到丝毫影响,难题迎刃而解。难题二:突发事件时 7000 观众如何安全撤离? 国家大剧院三个剧场总共能容纳 5500 人左右,加上演职人员最多时达 7000 人,由于国家大剧院独特的设计,剧院四周被一个巨形露天水池所围。因此,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如何迅速将 7000 名观众从这个四周被水包围的“蛋壳”里安全撤离,在设计之初,就是设计师们需要解决的棘手难题。为确保安全,疏散规范采用了法国的比较保守的疏散计算方法。实际上,国家大剧院的消防疏散通道最终是按 万人能迅速撤离的标准设计的。其中,在地下 3米和 7米处,各有观众疏散通道 8到9处,它们从巨形水池底下穿过,直通外部广场。观众通过这些通道,能够迅速从剧院疏散。此外,在剧院与露天水池之间设计有一条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