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2 -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
求意见稿)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并提出修 改意见,反馈意见于9月23日10: 00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前报普 教科由E箱。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
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效落实立 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 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威海市教育局《关于进一 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
指导意见。
一、 指导思想
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 教育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工作目标
全面构建中小学各学段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 通,特色鲜明、机制完善的中小学德育体系,进一步丰富德育内 涵,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
- 2 -
三、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 坚持从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和思想规律出 发,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学生 内在需求,创设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情景和平台,指导学生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 动的道德主体。
(二)贴近实际。 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体验活动,使德育目 标和内容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通过实践和感悟促进学生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 全员育人。 坚持学校、 家庭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结合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 学校的德育影响在家庭和社区及时跟进和延伸,形成教育的连续 性和一致性。
(四)示范引领。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学为人师、行为世 范为准则,坚持以真情、真心、真诚来教育影响学生,成为学生 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内容体系
(一)德育内容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加强“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 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树立实现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信心;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倡导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深入开展爱国教育、友善教育、孝敬教育 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的良好品质。
2、传统文化教育和良好习惯培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 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民族精神,提高
- 4 -
自身修养;加强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 方式。
3、实践创新教育。坚持知识和实践的统一,以动手实践和 活动体验为基本途径,培育学生求知进取的学习品质、勇于探索 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公民教育。坚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勤
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 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育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国防 意识和自身安全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5、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知 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 常现象,重点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调 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 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各学段德育重点内容(见附件)
五、方法途径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进一步落实师德教育制度,把师 德教育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师爱 行动、 最美教师、 模范宣讲表彰活动等, 增强教师职业自律意识, 树立强烈的职业光荣感、神圣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科育人、
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全员育人制度。 完善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 制度和德育工作“首见负责制” ,明确教职员工通过课堂教学、 社会实践、日常管理、行政服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 求,有效建立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关心学生 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导师制,探索建立以导师为 核心,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健康教师参与在内的学生成长指
- 5 -
导团队,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和导师工作档案,构建全方位的德育 管理机制。
(三) 强化学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