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目录
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课题界定
课题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课题研究人员任务分配
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1、信息素质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素质;
2、信息素质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多元的;
3、培养信息素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教育改革的一条新路。
课题界定
信息技术泛指一切信息的获取、储存管理、加工处理、输出和展示的技术,在本课题研究中,主要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各类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等工具一样自然流畅。
课题研究目标
本研究课题的理论假设是:
1、通过实施该课题研究方案,能促进学校资源的最优化;
2、促进学生信息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3、全面提高学校教师信息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课题研究目标
1、确立学生信息素质各要素及在各类课程中的体现;
2、构建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整合的模式(包括整合的理论基础、切入点、方式和实际操作方法、评价方法等),以此改进现有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3、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整套方式方法;
4、形成优化学校教学资源的结构和管理方法;
5、确定信息化社会中对各类教师的要求及相应课程方案的制订。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2、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研究;
3、信息化社会对师范毕业生信息素质的要求及培养方案的研究;
4、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及对因特网上教学资源的利用的研究;
5、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的培训模式的研究;
6、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课程方案、教材建设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学校培养信息素质的做法及其优缺点;调查实施这种整合的环境和条件;调查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以此为基础确立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2、资料搜集法:搜集与该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和实验总结报告,为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课题研究方法
3、实验研究法:通过局部和对比实验,构建初步的整合方案;通过研讨和总结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实验,最后完善整合方案。
4、分析研究法:实验研究之后,通过合理的测试对学生信息素质进行整体的评价,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建议,完成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1、世界范围内,一些发达国家从九十年代中期后开始淡化计算机专门课程,开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已取得一些经验;
2、计算机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必备的文化基础之一和工具。这一信息化时代的来到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