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整理的心理学:案例问答答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整理的心理学:案例问答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neryka98 2022/1/8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整理的心理学:案例问答答题技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1 页
专题讲座
案例问答答题技巧
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
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
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时间出现须注意、做题目。
题目概况:案例选择题一万字,完成一百个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目约一千字,完成四道问答论述题。
时间分配:两部分各占一小时。前部分可能时间稍紧,所以如果有疑难处,先做记号留着,不停留。
答题原则:案例回答是八股文,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
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第一部分 答题程序
理资料
☆一般资料、成长史资料、目前状态资料、主诉及心理测量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就收集什么,什么不齐补什么。
一、一般状况资料
♫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
二、个人成长资料
♫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
♫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填写格式:1.童年期生活
(1)重大事件:吃食未洗手遭母训斥回忆完整。
(2)严重疾病:身体健康,未患有过严重疾病。
(3)父母情感:家庭生活传统、父母情感和谐。
(4)家庭教养:父母管教严厉、做事追求完美。
(5)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情况良好,成绩优异。
2.少年期生活
(1)严重疾病:没有严重身心疾病发生。
(2)学校教育:教育无挫折,成绩前茅。
(3)萌动体验:对异性有性萌动而自卑。
(4)成人关系:没有仇视、忌恨事或人。
(5)兴趣游戏:兴趣爱好缺游戏活动乏。
3.青年期生活
(1)求学史:升学顺利,无挫折。
(2)就业史:就业顺利,无挫折。
(3)婚恋史:婚恋挫折性欲受阻。
(4)交往史:几乎没有要好朋友。
4.个人成长中重大转变及现在对它评价
(1)童年时未洗手吃东西被母亲训斥,对生活影响很大,从此养成了讲卫生习惯。
(2)大学时同寝室同学患有肝炎而担心被传染,但认为对自己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三、目前状态资料
1.心理功能状态——精神状态
•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
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
•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
(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 (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
四、疾病诊治资料
(1)身体疾病诊疗史,躯体检查结果,哪家医疗机构诊断,服药情况。
(2)心理疾病诊疗史,心理测量结果,哪家咨询机构诊断,治疗情况。
答题技巧:1.先列大纲再填内容,已有但不详也要补充完整。
2.逐条补充,然后视时间情况填写,越详细越好。
3.家族史、婚恋史—青年必填、疾病史、成长史。
4.躯体检查资料、心理测量资料及相关诊断资料。
案例题型:为了确诊还需要收集整理哪些资料?
找症状
☆根据变态心理学提供的症状顺序框架填写有无相应表现。
☆按照心理功能状态、生理功能状态、社会功能状态展开。
☆列出大类,小类可不列,否则交错症状难以分开而重复。
一、心理功能状态
1.认知方面 (三原则之一)
(1)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等感觉障碍方面症状。
(2)错觉、幻觉知觉障碍症状是诊断精神病性障碍重要依据。
(3)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感知综合障碍方面症状。
(4)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意向、超价观念等思维内容症状。
(5)注意减弱影响记忆力、注意狭窄见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
(6)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等记忆障碍症状。
(7)自知力障碍——自知力丧失,如否认精神病、拒绝治疗。
答题技巧:千万别忘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等。
2.情感方面 (三原则之二)
(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程度变化。
(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性质改变。
(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脑器质性。
答题技巧:1.一般有焦虑、抑郁情绪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