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诗意语言造就诗意语文.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意语言造就诗意语文.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6/8/9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意语言造就诗意语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意语言造就诗意语文摘要: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语文教学更离不开教师的语言。王崧舟那优美深情的教师独白语言, 复活了感性教学, 为学生铺设了一座与文本交流的情感桥梁;那细腻雅韵的师生对话语言,是一种心灵的抚慰、生命的赏识、真情的交融。王崧舟老师诗意的教学语言造就了他的诗意语文。关键词:语言;感性;对话;诗意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 ( 2015 ) 07-0258-02 “诗意语文”是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一抹亮眼的光辉,“诗意”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与课文内蕴或具体的生活情境相和谐的审美状态。语言是任何教学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一个因素, 不管是文本语言还是教学语言, 都是课堂执教的必需品。同时, 教学语言也是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当代的一些优秀教师如斯霞、李吉林、朱雪丹、于漪、钱梦龙、王崧舟, 等等, 他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语言运用的规律, 努力地追求语言的表达艺术, 从而形成特点鲜明、富有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他们在教学上的成功, 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有人说, 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是不需要记录的, 是用心灵来聆听的。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 他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充满智慧的教学启示, 更是那充满花香的语文精神。动情的语言, 令万千学子陶醉, 那如同“生命之歌”的教学语言是一种载体、一座桥梁, 是引导学生走向语言百花园的魔针, 是点化学生思维的魔杖, 仿佛一曲奇妙的乐曲, 激荡着胸怀, 余音绕梁, 一步一步造就诗意的语文。一、优美深情,复活感性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由于功利目的的驱使, 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 一味地创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取得教学上的突破。殊不知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与优化设计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必备要素, 我们的教学中很容易忽视教学语言所追求的艺术性。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弥散着情味的教学语言才能唤醒感性教学。感性教学要求教师用自己富有智慧、富有情感的独白语言引领学生进入到一种独特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用情感受课文、领悟课文。感性教学离不开语言,离不开优美深情的教学语言, 如果说感性教学是一片天空, 那么语言就是天空中那缕明媚的阳光。师:“你们都看到了,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 同学们, 在纳兰性德的心中, 在纳兰性德的记忆画面里, 在他的家乡, 在他的故园, 又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 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伴随着乐曲《琵琶语》,根据想象写话。) 师: (在学生的写话过程中插话)“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 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那还可能是……”(生继续在音乐声中依据想象写话。) 这是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中的一段教学实录, 读了之后让我深受感染,这是一段美的享受,一次情的旅程,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首先, 四个“你们看到了”对之前学生所看到的画面进行总结归纳, 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的形容丝丝入扣,“跋山涉水”、“辗转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