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建议.ppt

格式:ppt   大小:620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建议.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2/1/9 文件大小:6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建议.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高三复****的整体规划
一轮复****单元复****小专题整合——知识点;解题能力
要求: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二轮复****专题突破+能力提升——热点、难点;应试能力
要求: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三轮复****模拟演练+考点回扣——考点;得分能力
要求:仿真、内化、迁移、调整
第一页,共29页。
对高三第二轮复****的建议
(一)明确三大任务
(二)贯彻四项原则
(三)实施系列训练
(四)优化三种课型
第二页,共29页。
一、第二轮复****的三大任务及总体要求
:通过比较、归纳、联系将教材中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带领学生将书读薄,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高考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针对重点、难点的强化训练和针对题型、能力的专项训练,加强对审题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对重要考点的有效突破,提高对中低档题的把握能力,真正做到又好又快。
:通过必要的定时训练和模拟演练,加强审题、解题指导,纠正不良解题****惯,进行规范答题训练,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完整做对);充分利用试卷讲评课进行应试策略指导,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提高得分能力。
第三页,共29页。
一轮
二轮
三轮
时间
年前~(一模)
~(二模)

目标
全面复****系统知识
形成网络 夯实双基
重组知识 完善体系
突出方法 提高能力
综合运用 查漏补缺
考前调整 全面应试
方式
章节复****br/>专题复****br/>综合模拟
策略
以课本为载体,以考点为依据,以运用为目标,以知识点为主线,全面滚动地复****br/>以专题为主攻目标,查找知识上的缺漏,构建知识网络,熟练解题方法,实现知识成网、方法成套。
三轮复****精做模拟训练题,规范作答要求、成熟心理素质,提高应试技巧、能力
方法
主要方法是看、练、听,看书整理,训练巩固,听讲诊误。通过看、练、听,覆盖遗忘,加深理解,解除困惑,归纳体会,整理所得。
专题复****宜采用听、看、练,听专题指导,看方法总结,练过程分析。
综合复****宜采取练、听、看的方式。练方法技巧,听精细点评,看错点误点
科学安排三轮分析——每个轮次都有具体的任务和目标,不能操之过急 !
第四页,共29页。
主要目标
加深对知识规律的理解:对某知识的全面理解,知识和具体情境 的转化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多知识点联合解决问题,对知识和方法巩固熟练
优化基本素质:审题、表达、审视答案等基本能力
一轮复****br/>二轮复****br/>三轮复****br/>目标的有序性是教育科学化的前提,只有分步侧重才能达到能力的“全面”和“深化”。
第五页,共29页。
二轮复****的总体要求
基础升华——基础是能力的保障
考点细化——目标是教学的方向
突出能力——能力是质量提高的关键
强化检测——发现解决问题才能进步与发展
第六页,共29页。
二、应该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
强化性原则:坚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采用专题突破方式对高考重点、难点进行强化训练,切忌面面俱到,简单重复——突出主流****题、突出重要得分点。
精细化原则:时间——精打细算(分秒必争****题——精挑细选、精工细作(筛选、分类、组合、拓展、提炼—跳出题海);应试指导——精雕细刻(精确定位—盲而错、疑而错、会而错;量身打造)
实战性原则:通过教学重心下移和定时定量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
协作性原则:提高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组建班级共同体、学科共同体、综合共同体,促进上线率的整体提升。
第七页,共29页。
三、实施系列训练
专题复****知识梳理、方法指导、考点突破
专项训练——技巧策略指导、规范答题指导
模拟演练——全面提升应试能力
专题突破练、题型增分练、模拟仿真练
第八页,共29页。
——针对重点、难点
切忌太细、太碎、求全,要敢于取舍,突出主干、以点牵面(大单元下的综合复****以补强弱点、训练方法、提升能力为宗旨。
二、细化****题配置和时间分配
一、根据学情划分专题
从宏观上讲,二轮复****是从一轮结束到高考冲刺前的时间段。但在微观操作上要把这段时间具体化,要细化到周、天、课时,一个具体的专题涉及几种类型的****题,需几节课,每一课上什么,测试、讲评要多长时间,不同内容的详略如何安排,同时要留有机动时间。
第九页,共29页。
方案一:根据高中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