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宜宾市国家级旅游景区的联动开发分析】宜宾市景区.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宜宾市国家级旅游景区的联动开发分析】宜宾市景区.doc

上传人:泰山飞鸟 2022/1/1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宜宾市国家级旅游景区的联动开发分析】宜宾市景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宜宾市国家级旅游景区的联动开发分析】宜宾市景

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 位于四川省南缘, 在幅员 *****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有四处国家 A 级旅游景区, 在四川省政府 《新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 中,宜宾市被确定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创汇创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已开始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凸显。
一、景区概况
4A 级的宜宾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位于长宁、江安两县毗连的连
天山余脉,景区面积 120 平方公里,是以竹景为主要特色, 兼有文物古迹的风景名胜区; 4A 级的兴文石海洞乡位于兴文县城南的兴堰、石林、周家、德胜、博望等乡境内,包括小岩湾地质园区、 ? 王山园
区、太安石林和凌霄城园区, 景区面积 136 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的景区; 2A 级的宜宾长宁西部石林位于长宁县南部,是一
处融竹林、石林、深洞、瀑布、温泉为一体,面积为 60 平方公里的
景区;宜宾长宁佛来山景区位于长宁县东北面开佛乡境内,面积 14 平方公里,是文物古迹兼具农业景观的景区。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景观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会引起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同类型的旅游区之间会出现竞争排斥,不同类型的旅游区之间则会产生互补。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2003 )的旅游资源分类,结合景区内实际勘查的景观单体情况, 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地文景观、 水域景观、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六种类型
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景观类型数据, 通过景观多样性指数揭示景区景观异质性程度,横向比较后能确定景区在区域整体开发中的方向和地位:
三、研究结果
利用宜宾市交通地图和实地考查, 经过统计对数据处理后得到表
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四大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十分富集, 其中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和兴文石海洞乡拥有全部六种资源类型, 景观多样性指数较大, 两个景区的面积相当,在区域旅游中应具有同等地位,都具备综合化、大型化开发潜力。长宁西部石林景区虽然也具有较多的景观类型和较好的景观多样性,但其面积较少,因而具备生态旅游或度假旅游开发潜力。长宁佛来山景区景观类型较少, 景观异质性不大, 但其遗址遗迹景观的特色突出,有发展乡村民俗旅游的良好基础。
区域旅游资源对游人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 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竹景和兴文石海洞乡的地貌景观有较高的知名
度;长宁西部石林与两处 4A 级景区的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有较大重叠,但其水域景观优美; 长宁佛来山景区的遗址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和宣传力度较弱,对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有较强的依附性。

从空间格局上看, 长宁西部石林在四大旅游景区构成的区域中位置居中,易达性最好;兴文石海洞乡的隔离度最高,与区域中心的距离最远。长宁西部石林和佛来山景区由于同处长宁县境内, 从宣传和旅游路线规划上看, 已逐渐成为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外围景区, 甚至成了蜀南竹海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