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钠血症及其治疗
第1页,本讲稿共8页
2011-01-03
*
钠的分布和进出平衡来源:饮食摄入和消化道分泌液的重吸收。调节:肾脏是调节钠代谢的重要器官,通过肾小球-肾小管平衡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ADH、ANF、糖皮质激素等途径来完成调控。
分布细胞外液44%,细胞内液9%。
骨(47%)
ECF(44%) 140mmol/L
ICF (9%) 10mmol/L
总体钠
平衡
食物钠
4~9g/d
肾排钠
4~9g/d
体钠
第2页,本讲稿共8页
2011-01-03
*
低钠血症与渗透压的概念
钠离子是体内最重要的阳离子之一,不仅对维持晶体渗透压和调节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也对神经肌肉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
血清中钠离子浓度低于﹤135mmol/L , 称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仅表示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不一定真正合并机体钠含量的下降。
血浆渗透压:是指由血浆中晶体溶质和胶体溶质所共同形成的,吸引水分子穿过生物半透膜向晶体溶质和胶体溶质所在的方向移动的力量,也就是说水分子是往渗透压高的地方移动的。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这类高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
晶体渗透压:由溶解于血浆中的低分子物质(如无机离子、尿素、葡萄糖等)所形成的渗透压,它的80%来自Na+和Cl,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
血浆的渗透压是由血浆中所有溶质颗粒加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渗透效应。胶体渗透压仅占血浆渗透压的 1 ∕ 200, 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离子,尤其是Na+离子浓度。血浆渗透压﹦2(Na+K)+BS+BUN. 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是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尿素、葡萄糖和血清钾在细胞外液浓度低,故细胞外液有效晶体渗透压(mOsm/L)≈2[Na ]≈270~290mOsm/L。 血浆渗透压正常范围在280-310mOsm/Kg为等渗,<280 mOsm/Kg为低渗,>310 mOsm/Kg为高渗.
低钠血症不外是钠的丢失和耗损,或者是总体水相对增多↑,总的效应是血浆渗透压降低↓ 。
第3页,本讲稿共8页
2011-01-03
*
诊断思路
*容量低者低钠血症主要由体液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血压偏低或下降、皮肤弹性差以及血尿素氮上升、肌酐轻度上升等。病史中如有胃肠道液体丢失、大量出汗。
*细胞外液不少且同时有水肿或第三间隙液体积聚者,低钠血症大多因心、肝、肾等导致水肿形成而致。
* 如无水肿,血压正常,同时无任何体液过少的迹象,低钠血症主要是由ADH分泌过多引起。
*严重少尿,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尿钠排泄仍>20mmol/L者,为肾功能衰竭引起;
*如果尿渗透压明显降低(<80mOsm/kg),且伴有明显多饮,则本病可能由多饮引起,常见原因精神性烦渴。
*分类: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可分:(1)轻度:130mmol/l<Na+<135mmol/l;(2)中度:125mmol/l<Na+<130mmol/l;(3)重度:Na+<125m 。
根据发病的急缓,可分急性低钠血症和慢性低钠血症,前者指48h内,血清钠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