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位年轻数学教师对减负的理解及减负措施摘要:“减负”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话题,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要想实现减负增效, 那就必须对减负有一个彻底的认识, 知道减负的目标是什么, 减负的措施又有哪些?从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实现减负增效。关键词:教学内容;作业减负;学习兴趣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其中减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减负的本质是“精华”教学, 所学的知识是对世界和生活做“切实可行的理解”, 而不是之前的硬性记忆。其实, 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是相融的, 如果知识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那减负将无影无踪, 就好比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然而, 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一致,减负也不能同一而论,要想实现素质教育,就得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改变单一的考试类型, 完善评价标准, 让学生发展个性与特长, 有更多时间与精力为自己正确的理想而奋斗。一、减负的理解“减负”是减轻负担的简称, 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减掉不合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旨在推进素质教育, 但是减负的最终效果不是减效, 而是增效。减负是全民性的一个课题, 必须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减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评价学生的标准,不然不改变评价标准, 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南辕北辙, 徒劳伤神。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不能单一, 这一直以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学校的一名新教师, 一直在为学生的减负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教师本身, 要想减负,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不能随意增删教学内容;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最后就是作业量适当。二、减负的措施 1. 用心减负新课改的实施给小学教育带来了活力,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 如何切实做到减负, 是每个教师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我也不例外。减负的实施者是教师, 起着桥梁的作用。作为教师, 最重要的是从心理上接受减负, 不能从心底排斥减负, 要对减负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其实减负的另一方面是在帮助教师成长,是加快教师成长的推动力。 2. 课堂减负(1 )适量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分量决定教学任务的轻重。如果一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过多, 一节课 40 分钟难以完成任务, 或者仓促完成, 学生很可能一知半解, 那样只能课下补,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又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只有适量的教学内容才是减负的前提, 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安排过多的教学内容,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2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只有认真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才能做到既减负又提高教学质量。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备教材,教师要做到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备教材, 要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备课, 明白每节课在本单元处于什么位置, 本单元在教材同类型的知识点中处于什么位置。这样备教材具有较高的前瞻性,不会受某节课教学目标的影响把之后的知识点提前讲授,更不会发生课上多讲或者少讲知识点的情况。备学生, 教师要了解每个班每个学生的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也应该具有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