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的教学设计临西县第一完全小学胡朝英 ********** 一设计思想“授人之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的能力。因而本课在设计时, 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 先扶后放, 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读懂诗意。通过想象画面, 体会诗人的情感, 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3 课的一首古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了江南初夏时节乡村四月美丽的景象。前两行通过描写山原的绿, 稻田白茫茫的一片, 杜鹃声声啼叫, 细雨蒙蒙表现了春末夏初江南大地生机勃勃地景象。后两行描写了乡村四月农民们在田头忙碌, 不是插秧就是种桑养蚕。表现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繁忙。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 也表现出了对江南农民勤劳的赞美。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三、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 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古诗, 能基本正确地进行朗读, 结合注释内容粗知大意, 具备了初步的认知水平。怎样让学生更深入的对古诗词的语言的美和所表现的内容的美去品味和体会,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达到的。因此,我把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诗人热爱乡村风光, 赞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四、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闲”等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3 、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 感悟诗歌的魅力, 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读懂诗意,熟读成诵。教学难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七、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预习古诗,了解诗人的相关材料。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 、师:同学们,你想外出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四月的江南乡村去看一看。(多媒体展示乡村田园风光) 2 、师:看了田园风光以后,大家有什么感受?(美)我们看看南宋诗人翁卷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板书并朗读课题 3 、谁来说一说,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呢?(江南农村初夏时节。) 4 、师:你所了解的诗人是怎样的?。生:翁卷南宋诗人今浙江温州人。一生没有做过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同时课件出示) 二、感音韵师:读诗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听, 边听边画出节奏。(同时课件范读古诗) 1 、同学们边听边画出诗的节奏。 2、师出示带有朗读节奏的课件: 现在请同学们按着节奏练习朗读吧! 3 、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蚕桑) 老师范读蚕桑,生跟读。 4 、生齐读古诗。三、悟诗意 1 、师:听,你们读得多有诗意呀。但我们还要知道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句。读一读, 看看有什么不懂的? 生: 山原、白满川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 生:看注释,查字典(同时课件出示) 师:那我们来读一读注释。生读注释。师:现在,你能结合注释来说一说第一句的诗意吗? 生:山原和丘陵都绿了,稻田的光辉映着天空的光辉。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读懂第一句的诗意的? 生:先看有没有不懂的,然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