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古代舞蹈史话
中国古代舞蹈史话是在 1980 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由王克芬编著。下面 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舞蹈史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舞蹈史话
中国舞蹈知识丛书, 王克芬编著。 1980 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 9 章,按照历史顺序,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从原始社会的舞蹈到清代各个时期的民间舞蹈、歌舞小戏、宫廷舞蹈、宗教舞蹈、戏曲舞蹈等的起源、发展、变化、特点,以及历代乐舞机构、乐舞伎人、中外舞蹈交流等。
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概括
用简明的话来说,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 -- 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 -- 细
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 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 (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 )的审美情感、审美
1
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
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 (舞台或广场 )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 ;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 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 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中国古代舞蹈风格特性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 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 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
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 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 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
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 人们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 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 ;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 ;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 ;戏剧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在舞台上的行动 (表演活动 ),除舞剧外,主要以语言、 歌唱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电影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的表演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摄制在胶片上, 用电光在银幕上放映出
来;曲艺的物质载体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现手
段是说和唱。杂技和舞蹈有着共同的物质载体 -- 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
2
艺术表现工具,多数杂技品种和舞蹈一样,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 杂技也是一种表演艺术, 演员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 一般不具有情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