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27 卷第 6 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年 11 月
Vol127 No16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v12008
《文选骚》三题
韦若任
(钦州学院中文系, 广西钦州 535000)
[ 摘要]《文选·骚》中的作品非再选自其前的诗文总集, 而是直接来自《楚辞章句》。合《文选》与
《文心雕龙》考察, 才能更清楚《楚辞》在南朝文坛上所占地位的重要, 而有助于探讨《文选》“骚”
类作品的来源。这无论是对文学史的研究, 还是对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 均有重要的意义。以《招
魂》为屈原作, 乃误读《屈原贾生列传·太史公曰》所致; 王逸的“《招魂》者, 宋玉之所作也”说,
确然无误。
[ 关键词] 文选·骚; 来源问题; 文心雕龙·辨骚; 招魂; 作者问题
[ 中图分类号] I20612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178X(2008) 06 - 0106 - 05
一、关于《文选·骚》的来源问题
关于《文选·骚》所收的作品, 力之先生据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的“固知《楚辞》者⋯⋯词赋之英杰
也。⋯⋯故能气往轹古, 辞来切今, 惊采绝艳, 难与并能矣”说、阮孝绪《七录》为仅一书的《楚辞》立
“部”而使之同“别集部”“总集部”与“杂文部”并立为四及萧统《文选序》之论屈原等作综合考察, 认为
其“来自《楚辞章句》”[1] 。就笔者目力所及, 国内学者深入探讨《文选·骚》的来源问题者, 以力之此文为
最早。笔者赞同力之之说, 并在其说的基础上略申说如下。
《文选》选赋尤其重视汉人的作品, 而王逸《楚辞章句叙》说: “屈原之词, 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 名
儒博达之士, 著造词赋, 莫不拟则其仪表, 祖式其模范, 取其要妙, 窃其华藻, 所谓金相玉质, 百世无匹,
名垂罔极, 永不刊灭者矣。”[2]这里, 可见《楚辞》在历史上影响巨大的一斑。其后, 据《世说新语·任诞》
记载, 晋名士王孝伯有“名士不必须奇才, 但使常得无事, 痛饮酒, 熟读《离骚》, 便可称名士”之说, 等
等。
进入南朝, 稍前于萧统的刘勰, 其《文心雕龙》的第六篇《明诗》至第二十五篇《书记》论种种文体,
按一般情况, “骚”当在其中, 其实不然, 刘氏却于“枢纽”部分置《辨骚》篇。《文心雕龙·序志》说: “盖
《文心》之作也, 本乎道, 师乎圣, 体乎《经》, 酌乎《纬》, 变乎《骚》, 文之枢纽, 亦云极矣。”[3] 可见,
“骚”在其心中的分量之重。又, 据阮孝绪《七录序》说, 其在普通四年开始编撰的《七录》的内篇四称
“文集录”, 该录又分为四部, 而独一部“楚辞”竟然与“别集”“总集”及“杂文”并列。[4]这又从另一个角
度说明《楚辞》地位的崇高与其影响之大。这种影响, 我们在《隋书·经籍志》集部“楚辞”小序的“《楚
辞》者, 屈原之所作也。自周室衰乱, 诗人寝息, 诌佞之道兴, 讽刺之辞废。楚有贤臣屈原, 被谗放逐, 乃
著《离骚》八篇, 言己离别愁思, 申杼其心, 自明无罪, 因以讽谏, 冀君觉悟, 卒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