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肺结核第七节肺结核目的和要求?了解肺结核的发病机制; ?熟悉其病因、临床分型、辅助检查、护理评估、预防、治疗要点; ?掌握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1、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的慢性传染病 2、流行病学:全球范围内流行。一、概述(一)病因: 1 、结核杆菌(1)特性:抗酸杆菌、生长缓慢对外界抵抗力强,对热和消毒剂敏感; 结核菌菌壁成分:脂质、蛋白质、多糖类参与致病性和免疫反应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结节: 脂质引起单核细胞、上皮样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过敏反应: 蛋白质引起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免疫反应: 多糖类参与。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 病灶中包括数种生长速度不同的结核菌: A群:生长繁殖旺盛,致病力强,传染性大; B群: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生长, 繁殖缓慢 C群: 偶尔繁殖,干酪坏死灶内,呈休眠态; D群:休眠菌。?B、C群为顽固菌,日后复发的根源。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2、感染途径: 主要是呼吸道(飞沫、尘埃)、其次消化道。传染源: 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感染结核菌后一定致病吗?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免疫力:细胞免疫变态反应:结核菌侵入人体后 4-8 周,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及变态反应. ?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变质?渗出为主:早期或病灶恶化时,表现为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增生为主:结核结节,发生在菌量较少、细胞免疫占优势时。不易找到结核菌。?变质为主(干酪坏死):多发生在抵抗力低、菌量多、变态反应强烈时。三、病理结核病的特征性表现?外围:类上皮细胞成层状排列和包绕?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布和覆盖?结节直径: 至数毫米, 可相互融合肺结核病(结核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