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doc

格式:doc   大小:5,38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2/1/14 文件大小:5.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ICD-10编码】
【定义】
​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病因】
引起儿童心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4)快速性心律失常:β阻滞剂和胺碘酮是首选的治疗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可选用β阻滞剂、洋地黄、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若治疗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胺碘酮。必要时行电复律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置入体内自动除颤器。
【特殊危重指征】
,精神、反应差。
、心率增快、肝大、水肿、面色苍白等心力衰竭表现。
,药物控制不理想。
、晕厥等。
【分级及诊治指引】
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气促、精神、反应差、血压降低、尿少或无尿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气促、精神、反应差,血压正常
心率快、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
无明显症状,一般情况尚好
超声心动图
心脏搏动无力、EF明显下降、心脏扩大、大量心包积液
心脏搏动减弱,EF下降、心脏扩大、中等心包积液
心脏扩大,EF正常或轻度降低
心脏轻度扩大或正常
心电图改变
病理Q波,广泛ST-T段改变、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
T波降低、ST-T改变,室上性心动过速、II房室传导阻滞。
T波改变,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
T波改变,心动过速、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
责任医生
专科三线医生+ICU医生
专科三线医生(副主任或主任医师)
二线医生(主治或副主任医师)
一线医生(住院或主治医生)
【入院标准】
1、诊断明确者。
2、出现心脏增大、心肌酶增高、心电图异常等可疑病例。
【会诊标准】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量胸、腹腔液及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等表现,需请ICU会诊。
【谈话要点】
,尚无特效治疗,轻症预后好,重症由于心肌损害严重而预后差,可发生猝死。少数心肌炎可发展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防治诱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抢救心源性休克。
、尿常规、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免疫五项、凝血功能、输血前四项、CK-MB、肌钙蛋白、心、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病原学检查、胸正侧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是必须进行的检查。
,予促进心肌代谢,营养心肌等治疗,严重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出院标准】



(或)合并症。
【出院指导】
1. 出院后1年内心血管门诊定期复诊,按时服药。

(1)出现气促、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伴心悸、气短。
(2)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

(1)保证足够的蛋白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
(2)活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一般3~4周,如心脏增大及心力衰竭者应休息3~6个月,随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3)治疗有效时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正常,血清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正常,心电图及X线检查正常,轻症者随访1年仍正常者为基本治愈,重症者病情可迁延数年。
问诊内容:
①前驱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腹痛、腹泻等。②气促、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气促等。
【门急诊标准流程】
门诊护理评估①
生命体征、疼痛、营养、康复、心理
客服中心办理诊疗卡和挂号
分诊护士服务站分诊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心血管门诊
专科评估 ③



绿色通道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优先安排入院
急诊留观室
入院

门诊

治疗:随访观察及调整用药
好转
生命支持治疗
心内科会诊
PICU
疗效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