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临床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近年来,由于免疫组化实验方法在各医院病理科的迅速普及,许多患者的术后标本可以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这对于患者的诊断、分型以及术后的综合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临床上常见的一些指标及其意义进行综诉。一、激素受体( ER )和孕激素受体( PR ) 人类最先发现乳腺癌细胞和激素的关系始于 1896 年。 Bentson 观察到乳腺癌患者切除卵巢后可使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 1967 年 Jensen 发现人类乳腺癌中含有 ER 。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女性正常乳腺的细胞上存在 ER 和 PR ,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 ER 和 PR 对细胞功能进行调节。当细胞恶变时,肿瘤细胞可以部分地或全部保留正常的受体系统,其功能与正常细胞相似。这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仍然依赖原来的激素环境调节,称为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上称为 ER 阳性乳腺癌。有些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临床上表现为 ER 阴性乳腺癌。 Jensen 发现 ER 后,很快又发现 PR ,并证明 PR 的合成与雌激素和 ER 复合物在核内发生的变化过程有关, PR 的形成直接受 ER 的控制和调节,故 PR 阳性的乳腺癌, ER 大多为阳性。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雌激素受体( ER )和孕激素受体( PR )的检测,得出肿瘤细胞内激素受体含量的水平,从而提示乳腺癌的预后信息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据报道乳腺癌 ER 、 PR 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40%~ 60%、 30%左右。许多文献均已证实, ER 、 PR 变化与乳腺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亦与其他公认的预后因素,如肿瘤分级、倍体性及分期有关。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 ER 、 PR 更可能阳性,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的明显减少与细胞增殖分级增高、 c- erbB - 2癌基因扩增增加及 EGFR 表达增加有关。免疫组化抗受体检测可预测乳腺癌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无 ER 或 PR 表达的肿瘤对激素治疗通常反应性差,而 ER 及 PR 阳性肿瘤则对激素治疗反应性高。 1974 年美国 Bethesde 国际会议,综合世界各国 400 多例各种方式的内分泌治疗报道,表明事先未经激素受体测定的乳腺癌患者,应用内分泌治疗有效率只有 30%;而经 ER 测定阳性者有效率达 55%~ 60%,受体阴性者有效率 5%~ 8%。 TAM 治疗无效的原因与 ER 的异常结构有关。其后多年病例不断积累, 报道的有效率基本在这一水平。 1998 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 ASCO )国际权威协作临床研究报道 37 000 例乳腺癌患者的结果表明: ①乳腺癌术后辅助三苯氧***( TAM )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死亡率; ② TAM 对绝经后患者有效, 绝经前患者也有一定疗效;③ ER 阳性患者用 TAM 效果最好, ER 不明的患者也有效;④辅助化疗后加用 TAM ,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⑤延长服药时间能提高疗效; ⑥服用 TAM 明显降低对测乳腺癌发生率; ⑦长期服用 TAM 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二、 PS2 基因 PS2 蛋白是 Masialowski 于 1982 年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MCF - 7 细胞株中提取出来的雌激素诱导蛋白之一,在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