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

格式:ppt   大小:1,124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18 文件大小:1.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舌态及舌下络脉.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舌态及舌下络脉
第1页,本讲稿共22页
(一)痿软舌
【舌象特征】 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临床意义】 阴液亏损,气血俱虚。
【机理分析】
气血亏虚 ┓
阴液亏损 ┛ ─→舌肌筋脉失养而废弛─→舌体痿软。
舌态及舌下络脉
第1页,本讲稿共22页
(一)痿软舌
【舌象特征】 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临床意义】 阴液亏损,气血俱虚。
【机理分析】
气血亏虚 ┓
阴液亏损 ┛ ─→舌肌筋脉失养而废弛─→舌体痿软。
第2页,本讲稿共22页
第3页,本讲稿共22页
【临床举要】
舌痿软而淡白无华———慢性久病:气血俱虚,舌体失养。
舌痿软而红绛少苔或无苔
———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
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舌红干而渐痿———肝肾阴亏。
第4页,本讲稿共22页
(二)强硬舌
【舌象特征】 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伴语言謇涩。
【临床意义】 热入心包;高热伤津;风痰阻络。
第5页,本讲稿共22页
【机理分析】
邪入心包,扰乱心神,舌失主宰
高热伤津,筋脉失养,舌失柔和
肝风夹痰,风痰阻滞舌体脉络
————舌体强硬,活动不利。
第6页,本讲稿共22页
【临床举要】
舌强硬而色红绛少津————邪热炽盛。
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
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中风先兆。
第7页,本讲稿共22页
(三)歪斜舌
【舌象特征】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
【临床意义】 中风;喑痱;中风先兆。
(注:喑,为瘖的异体字,喑痱即瘖痱,指由肾精亏虚,以致肾气厥逆而成。“瘖痱之状,舌瘖不能语,足废不为用”《奇效良方》)
第8页,本讲稿共22页
【机理分析】
肝风内动┓
夹痰夹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络━→病侧舌肌弛缓,收缩无力, ━→伸舌时向患侧偏斜缩舌时向健侧偏斜。
第9页,本讲稿共22页
(四)颤动舌
【舌象特征】 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轻者仅伸舌时颤动;重者不伸舌时亦抖颤难宁。
【临床意义】 肝风内动(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
第10页,本讲稿共22页
【机理分析】
热极生风:邪热炽盛,燔灼肝经、筋脉拘急(实)
肝阳化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化风→风阳夹痰上扰(本虚标实)
阴虚动风: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血虚生风: 营血亏虚┛虚风内动(虚)
第11页,本讲稿共22页
【临床举要】
久病舌淡白而颤动——血虚动风;
新病舌绛而颤动——热极生风;
舌红少津而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酒毒内蕴,亦可见舌体颤动。
第12页,本讲稿共22页
(五)吐弄舌
【舌象特征】
吐舌: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
弄舌: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宁。
【临床意义】 心脾热盛,或疫毒攻心。
第13页,本讲稿共22页
【机理分析】
舌红而吐弄——心脾有热
舌色紫绛而吐弄———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弄舌———热甚动风先兆。
吐弄舌亦可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第14页,本讲稿共22页
(六)短缩舌
【舌象特征】 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常与痿软舌并见。
【临床意义】 阴寒凝滞,气血虚极,痰浊阻滞,热盛伤津
——病情危重。
第15页,本讲稿共22页
【机理分析】
青紫而湿润 ———阳气暴脱,寒凝筋脉,舌脉挛缩;
舌短缩,色淡白 ———气血俱虚,舌失充养,筋脉痿弱短缩。
舌短缩而胖,苔滑腻————脾虚不运,痰浊内蕴,经气阻滞。
舌短缩而红绛干燥————热盛伤津,筋脉挛急。
第16页,本讲稿共22页
袢舌
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亦可见伸舌过短,活动不利。应与短缩舌鉴别。
第17页,本讲稿共22页
四、舌下络脉
正常人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大络脉,称为舌下络脉。,长度不超过舌尖至舌下肉阜连线的五分之三,颜色暗红。脉络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排列有序。绝大多数为单支,极少有双支出现。
观察内容:长度、形态、色泽、粗细、舌下小血络等。
第18页,本讲稿共22页
方法:
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显露。
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
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
第19页,本讲稿共22页
临床意义:
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络
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血瘀
成因:气滞、寒凝、热郁、痰湿、气虚、阳虚等。
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