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8
文档名称:

3桩基础教学提纲.ppt

格式:ppt   大小:882KB   页数:10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桩基础教学提纲.ppt

上传人:sunfuliang7807 2022/1/18 文件大小:8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桩基础教学提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部分 桩基础设计的基础知识
桩基及发展
桩基结构示意图
承台
桩身
桩间土
上部结构
地表
Df
桩长

桩基埋深
L×B
L0×b0
桩周尺寸a×b
桩径dp
半个桩径
、按桩杆材料强度确定:
其中:R竖向载荷设计值,
:为纵向弯曲系数,A桩杆横截面积,
:为混凝土轴向抗压设计强度,
:为受压钢筋设计强度,
:为受压钢筋面积。
3、按《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经验公式确定:
摩擦桩:
端承桩:

的标准值查表。也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4、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公式确定: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5、原位静力测试确定承载力
这是在施工现场对桩施加轴向荷载并量测桩的沉降量,根据量测结果确定桩的轴向承载力,这种方法称为试桩。
静力试桩
群桩承载力的确定
1、群桩效应
QP
QS
QP
QS
对端承桩或者桩距较大的摩擦桩
1、群桩效应
QP
QS
QP
QS
对桩距较小的摩擦桩
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
(1)桩端土与桩周土的刚度比
(2)桩土的刚度比   
(3)桩底扩大头与桩身直径之比  
(4)桩长径比
1、群桩效应的评判
沉降比:
群桩效应系数:
避免产生群桩效应的措施
1、对端承桩:
2、对桩距≥3d的摩擦桩:
N
M
T
Qmax
Qmin
3、对桩距s<3d,桩数超过9根(含9根)的摩擦桩基---假想的实体基础
将桩与桩间土看成一个实体基础,载荷从桩周最外缘的桩顶以 的倾角向外沿深度扩散传播。桩侧为中压缩性土层,桩尖处为中、低压缩性时就是这种情况。此时应满足:
中心受压:


:为桩长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内摩擦角
为桩周尺寸
偏心受压时:
:为桩长
1、上部为中压缩层,下部为中低压缩层
2、桩侧为高压缩层,桩尖为地低压缩层
将桩与桩间土视为一个实体基础,不考虑桩间土的摩擦作用,此时应满足如下条件:
中心受压:
偏心受压:
3、桩侧、桩尖为高、中压缩性土层
将桩与桩间土看成一个实体基础,考虑实体基础侧面与土的摩擦力的支持作用,在此条件下应满足如下条件:
中心受压:
安全系数K一般取3。
偏心受压:
群桩沉降检算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指出,桩基的桩距小于6d,最终沉降计算可用当地经验或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桩基内任意点最终沉降量可用角点法计算:
上部结构
承台
D承台埋深
L桩长
第 层
等效作用面下应力分布计算模式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按地区经验取值,当无地区经验时,按下式计算:
非软土地区和软土地区桩端有良好的持力层时,
软土地区且桩端无良好持力层时,
为桩基等效沉降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
分别为根据群桩不同的距径比
长径比
基础长宽比
均由《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附录Ⅰ查出。
分别为承台尺寸和总桩数。
桩基设计程序:
1、根据地基情况确定桩的类型及几何尺寸,初步确定承台底面标高;
2、确定单桩的容许承载力;
3、确定桩的数量及平面布置;
4、确定群桩承载力,必要时验算群桩地基沉降;
5、计算桩基中各桩的荷载,进行单桩设计。
6、承台设计;
绘制桩基施工图。
桩的设计
1、桩型
2、尺寸选择
3、构造要求
4、承台梁的连接
5、桩的布置
单独桩基础在承受中心受压时,其布置可采用行列式及梅花式,桩的间距一般采用等间距。偏心受压时,常采用在偏心方向上不等距的布置方式,但宜使桩的中心轴对称,使桩基各桩受力均匀。群桩横截面的重心,应尽可能与合力作用点相重合或尽可能接近。当上部有几种不同内力组合时,承台上面合力作用点将发生变化,此时群桩截面的重心应位于合力作用点可能变化的变化范围之内,尽可能接近最不利时的合力作用点位置。
条形基础下桩的布置
单列式
梅花式 (双排错放)
桁列式 (双排并排)
≥3d
满堂红桩基础下桩的布置
梅花式
行列式
≥3d
≥d
≥2d
四方布置
中心布置
纵横墙交接处桩的布置
合理布置桩并确定适当的间距,是桩基设计达到经济和安全可靠的重要一环。一般情况下桩的间距可取 。
对于打入的竖直摩擦桩,桩的中心距离不宜小于3d。
斜桩的中心间距在桩尖处≥3d,(或边长)。
振动法打入砂土的预制桩,在桩尖处不宜小于桩径或边长。
支承于岩基上的端承桩,。
桩的间距一般取3d~6d或边长,。
桩的间距
桩的根数
1、墙下桩基:
2、单独基础的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