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漫话古典诗词中的“出”.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漫话古典诗词中的“出”.doc

上传人:lxydx 2016/8/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漫话古典诗词中的“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漫话古典诗词中的“出”“出”是象形字,像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为“长出”。从词性上来讲,“出”属于动词,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字也被大量的使用,如:“明月出天山”(李白《关山月》)、“烟销日出不见人”( 柳宗元《渔翁》)、“记得芭蕉出槿篱”( 于鹄《巴女谣》)、“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疏林欹倒出霜根”(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却被斜阳拈出来”(杨万里《舟过谢潭》)、“林疏放得遥山出”(赵师秀《数日》)、“千山雪尽出樵车”(赵秉文《北都雪望》)。“出”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时候和现代汉语一样只是一个平常的动词,表达“出来”这样一个动作。比如“烟销日出不见人”“出没风波里”“却被斜阳拈出来”。但有些时候, 特别是很多写景的诗句在使用“出”字的时候,往往会造成别样的意味。一、出字营造动态之美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 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同样,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 诗人们为了创设飘渺的意境, 特别注意动态描写,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化静为动。化静为动, 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这样做, 是有一定的心理依据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 动态的事物往往容易被感知, 被细致观察, 而人们对静止的事物有时却而不见, 所以用文字去描写景物, 就要善于将静景化为动景。中国古典诗词中写景的诗句, 经常用“出”字达到化静为动的效果。唐代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 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这是一首极富日常生活情趣的小诗, 描绘一个巴女唱着《竹枝词》放牛时那种无忧无虑心情舒畅的情景, 就像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小小风俗画, 令人读来有心旷神怡之感。其中“记得芭蕉出槿篱”写景极为出色, 广为人称道。此句之妙不仅在于有丰富的色彩――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花有红、白、紫等色;它与浓绿的芭蕉相互映衬, 看去确实分外夺目。更在于用“出”字化静为动, 把芭蕉的动态写了出来。在这首诗中, 芭蕉本是静植于门前的, 是一种静景。诗人用“出”字把静植于门前且高过木槿篱笆的芭蕉的动态写了出来, 让人感到那绿色生命的律动, 充满了生机, 让整个画面生动了起来, 活了起来。更好的表达了日常生活的情趣, 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南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名诗,“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万口传颂的佳句。“出”字显示出一枝红彤彤、艳晶晶的杏花探出墙头, 向人们泄露了院中春天的消息。此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化静为动, 让静态的红杏动了起来。这样不仅景中含情, 而且景中寓理, 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 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 “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二、出字创造层次之感层次感在绘画、雕刻、摄影中都很重要,它要求合理地表现出图案的主次, 远近、大小、前后等***关系。中国古典诗词描写景物也非常重视这种效果,常常用远近高低大小的处理造成景物的层次感。“出”字的动作特性常使诗人用它来表示景物远近高低大小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