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武安地区的山寨遗址
武安市地处邯郸西南部,面积1800平方公里,属于丘陵和半
丘陵地区。我们在该市的文物普查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近千
处,其中各类山寨遗址就达上百处,占全部遗址的三分之一。我们
觉得,这些山寨遗址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其
的,其时代大概也要晚一些。
山寨遗址内的遗物均为陶瓷器残片,有布纹瓦、黑釉厚瓷片、
黑釉或乳白釉薄瓷片、白地黑花瓷片、泥质灰陶素面陶片等,与
一般金(宋)元时期的遗址类同。
四、山寨的年代和功用
依据山寨内的遗迹遗物,我们将这类山寨的年代定为金元时
期。有人根据一些山寨内发现早期陶片,认为山寨建于战国时期
甚至更早,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也曾在一处山寨内发现了商
代的陶片,那只能认为是在山寨内有早期遗址,而不能轻率地将
山寨的年代提前。当然,很多山寨都被后世沿用,包括近现代战争
中用来作掩体、工事,但这不能改变其最初建立时的年代。
至于山寨的功用,通过对诸多山寨的实地考察研究,我们认
为其功用无非是军事和民用两方面,而用于军事的成分更大一
些。这些山寨扼守交通要道,居高临下,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是啸
聚山林的人们最好的军事防御设施。当然,山寨的功用绝不仅限
于军事目的,山寨存在久了,必然会有头领们的家小在里面生活,
长此以往,寨里便有了人丁繁衍,居民生活,颇如一个小社会。从
遗址内留存的诸如石臼、陶瓷器残片等遗迹遗物,可以想象当时
山寨里的生活――虽然艰苦而原始,但肯定也很有意趣。
五、典型山寨遗址举例
大汶岭村塔岭山寨遗址位于武安市马家庄乡大汶岭村东南
山悬崖下,与大寨山一沟之隔。该遗址地势陡峭,除悬崖侧边断续
的寨墙外,还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石洞十几个(图二)。其中
中心山洞被砌以石墙并加以修整,石墙上有方形射孔一个,高、宽
各28厘米。山寨面积约2000平方米,并且与对面大寨山上的另
一山寨成犄角之势。
寨岭山山寨遗址位于武安市徘徊镇庙庄村东南500米的山
顶上。岭名寨岭山,因寨而得名。山下北500米为村庄、公路和
季节河,东、西皆为山谷,南为连绵的山峰。该地视野开阔,居高
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之地。
遗址现存寨墙多处,,其中有一圆形碉堡,残墙高
,。山顶遍布墙垣废墟,面积可达16000平方
米(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40米)。遗址内现存石臼三个,均
为圆形。其一直径18厘米,深28厘米;其二直径25厘米,深26
厘米;其三直径30厘米,深28厘米。遗址内散布有黑釉厚瓷片、
白瓷片,可辨器型为缸、碗等,还见有三彩鼎足及泥质灰陶片。
据当地向导介绍,该地历史上曾多次驻过兵,义和团也曾占
据过这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师长朱怀兵在此据守,被八路军
129师攻破。
西寨岭山山寨遗址位于武安市徘徊镇南坡村西南500米的
山顶上,是两条山沟中间的交汇处,势当要冲。遗址东为南坡村,
西南是赵南庄村,南、北两侧是沟谷,再往南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遗址面积很大,跨越四个起伏的山梁,长约500米,宽约40米,
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遗址现存寨门5个(图三),寨墙连绵可
达近千米。寨内有大小房址数十处,。西南端
有石臼一个,直径30厘米,深30厘米。
南寨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