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去年的树》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去年的树》经典教材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是一个文浅意深的童话故事。文章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鸟儿和树的真挚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
──—。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
(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 ) 他们还会说话呢 !
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 说的话。
模仿朗读 ( 学生自主尝试 ) 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 ”“再见了,小鸟! 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
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小学四年级语文《去年的树》经典教材教案三
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教材有如下特点:
1、拟人题童话,故事情节简单。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2、文章短小精悍,采用白描的手法。
二、学情分析
童话是学生接触较多的文学体裁,对童话的阅读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内容浅显,语言平实,学生理解应该不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应该引领他们进一步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想象等学习方法品词悟句,在教学艺术上,努力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诵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能够引申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小鸟与树离别时的对话及与树根、大门、小女孩四次对话的内容,感受当时的情景与人物的心情。
难点:领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升华主题,提升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在教学中,以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为主线,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从同学的朋友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春回大地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鸟儿见不到大树失望焦急的心情。
( 二) 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7-14 自然段 )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预设:通过暑假找同学玩儿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2、分角色朗读。
3、找一组同学展示。
( 三) 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 ?( 昔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