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佛法修学概要7.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佛法修学概要7.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10/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佛法修学概要7.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佛法修学概要(七)
净界法师主讲

乙二、正见篇第二。上一篇讲到发心篇,发心篇内涵是说在修学佛法的时候,首先要发起菩提心。所谓的「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换句话说,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一切拜佛、念佛、诵经的功德,都是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够同时成就佛道。依止这样的动机,我们开始修学佛法。这个正见就是我们有了目标以后,应该要明白生命的真相。生命因缘差别的真相。就是正见篇。
正见篇里面分成三科。
丙一、总标研****教理的重要。丙二、别示教理之差别内容。丙三、会通诸说明实相正印。第一科是讲到研****教理的重要。为什么要研究教理?第二科个别解释五乘教法的差别内容。第三科会通诸说,把各个教派的不同说法,来发明诸法的实相。
丙一、总标研****教理之重要。
(一)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傥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试观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升反坠。故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 尊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禅思,乃有济。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教。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
这一段是藕益大师说明研究教理的重要性。
这当中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总标法要。第二段是导正邪说。第三段是结劝。
第一段总标。「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
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就是确认修行的目标。接着就是讨究佛法,去探讨、研究佛法的教义。探讨跟研究是浅深的差别,就是我们对佛法的探讨是比较浅显的,研究是比较深。
讨究佛法是我们趋向无上菩提的第一要务,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这一段是藕益大师引用涅槃经的话,这一段实际上是佛陀说的。说这三世诸佛,不管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他所师,这个「师」当动词,遵循的意思。不是当名词,名词是当老师。三世诸佛所遵循的就是法。三世诸佛都以法为师,何况是我们做弟子的呢?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可以从两部分来解释。第一个、佛陀自受用的法来说。佛陀那一念清净心,安住在大般涅槃。内心的境界,游移甚深法性三昧。内心当中跟法性三昧相应,受用常乐我净四种功德。所以佛陀在自受用的时候,他内心的运转是安住在这大般涅槃的清净法中。所以诸佛依法为师。
其次约着他受用来说。佛陀自受用这个大般涅槃的法,他有慈悲心,假借语言文字,流露出很多很多的法语、很多很多的名相,来引导我们,使令我们也能够趋向大般涅槃。佛陀约着他受用来说,施受了很多的教法,这个就是以法施人。换句话说,佛陀不管在自受用、他受用。佛陀的内心都是遵从法的轨则的。这意思是说,诸法实相不是佛陀发明的,不是佛陀创造的,是佛陀觉悟的。这实相的真理是存在宇宙间的一个法尔如是的道理。佛陀觉悟这个道理,一方面自受用,一方面施设方便来他受用。所以说佛陀他是遵循这诸法实相的轨则在运转的,何况是我们做弟子的呢?我们当然是以老师为榜样,也应该以法为师。
「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傥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法有两个内容。我们讲皈依法,其实皈依法,这个「法」是涅槃的意思。我们所皈依的是涅槃。世间有为法不是我们的皈依处。这个大般涅槃的法有两个。第一个是证法。证明的证,就是我们亲证的那个法。第二个是教法。研教的教,教法。从证法的角度,「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虽然这个诸法实相的法性,它可贵的是在亲证。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我们跟二空的法性相应的时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是要亲证的。
「傥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但是凡夫的心情,无量劫以来,已经****惯在这种有相的尘劳的境界活动,不能够一下子到法性的境界去。所以刚开始要靠黄卷赤牍。黄卷就是古时候的纸不是白纸是黄色的纸。赤牍是竹片,古时候把文字刻在竹片上。黄卷赤牍就是讲一切三藏的经典。以凡夫来说,我们的分别心如果没有假借语言文字的引导,何由得证胜义?我们谁能够直接契入到二空的法性上去呢?讲一个譬喻,作标月指。在黑暗当中,我们不知道月亮在那里,有善知识说:月亮在那里。我们从指头的方向看到了月亮。指头本身不是月亮,但是它却能够指出月亮的位置。「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龙树菩萨的法语,这十个字本身不是法性,法性是离语言文字的。但是我们这一念心,去接触这几个字。「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在这几个字上分别观察,就能够体验法性的境界是什么?就像说,我们靠着指头就能够找到月亮。「文以载道」,我们依止文字,就能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