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三七的种类.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七的种类.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1/2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七的种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七的种类
景天三七根 黄三七 白背三七 藤三七 太白三七 屏边三七
羽叶三七 白背三七茎叶 三七花 姜状三七 白三七根 红三七
白三七 三七草 姜三七酒剂服。
食疗作用
土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心、肝、胃经;可散可收;
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解毒的功效;
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痈疽疔疮,虫蛇咬伤。
其他相关
本品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之功与三七类同,然非一属,故以土三七区别开来。见肿消、散血草、和血丹、破血丹,言其功也。
备注
炮制: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洒水,润软,切薄片,干燥;或除去杂质,用时捣碎,全草除去杂质,切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 材 名】三七
【英 文 名】Sanchi
【拉 丁 名】Radix Notoginseng
【别名】山漆,金不换,血参,参三七,田三七,田漆,田七
【名称考证】山漆、金不换(《纲目》),血参(《医林纂要》),参三七(《本草便读》),田三七、田漆(《伪药条辨》),田七(《岭南采药录》)。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
【药用部位】三七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入肝、胃、大肠经。
【功效分类】止血药
【功效主治】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钱;研末,~1 钱。外用: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孕妇忌服。①《本草从新》:“能损新血,无瘀者勿用。”②《得配本草》:“血虚吐衄,血热妄行者禁用。”
【用药配伍】配丹参:活血凉血;配白芨:止血;配人参:治气虚出血。配川芎:活血行气。
【炮制方法】拣尽杂质,捣碎,研末或润切片晒干。
【资源分布】主要栽培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有野生。
【药材鉴定】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类圆柱形或纺锤形,长约 3~5厘米,~3厘米,预端有根茎残基,外表灰黄色或棕黑色,有光泽,具断续的纵皱纹,及横向隆起之皮孔,并有支根的断痕。质坚实,不易拆断,断面木部与皮部常分离,皮部黄色、灰色或棕黑色,木部角质光滑,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先苦而后微甜。以个大坚实、体重皮细、断面棕黑色、无裂痕者为佳。“筋条”、“剪口”及“绒根”大多不饱满而有较多的纵皱,并带有灰黄色的栓皮。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或角质状。主产云南、广西等地。同属植物秀丽假人参(又名:竹节三七)Panax pseudo一 ginseng Wal1. Var· elegantio (Burkill) Hoo & Tseng,峨嵋三七 -ginseng Wal1. Var. Wangianus (Sun)Hoo Tseng 及羽叶三七P. Pseudo-ginseng Wal1. (Seem.) Li 的根茎,在西藏等少数地区均同供药用,功用与人参三七相同。
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韧皮部散有树脂道。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近形层处稍多,作径向排列,向内渐少。射线宽广。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近形成层处稍多,作径向排列,向内渐少。射线宽广。本品薄细胞内充满淀粉粒。草酸钙簇晶稀少。粉末:黄白色:①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3-28μm,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人字形;复粒由2-10 分粒组成。②网纹、梯纹导管直径16-55μm。③树脂道直径60-128μm,分泌细胞及管道内含棕黄色滴状或块状分泌物。④木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⑤草酸钙簇晶稀少,直径 48-64(-80) μm,棱角宽钝。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纲目拾遗》:“《金沙江志》,昭参,即人参三七,产昭通府,肉厚而明润,颇胜粤产。形如人参,中油熟。《百草镜》云,人参三七,味微甘,颇似人参,人口生津,切开,内沥青色,外皮细而绿。又一种出云南昭通者,能乱人参,色味无异,且油熟明透,但少芦耳,然回味太甜。盆御乘云,近时市品三七之外,有水三七,有白芷三七,有竹节三七,其形状功效,皆未见其有考核者。按人参三七,形如荸荠,尖圆不等,色青黄,有皮,味甘苦,绝类人参,故名。昭参无皮,形如手指,绝无圆小者,间有短扁形者,亦颇类白芨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