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告摄影摄影特技第十二节
第1页,本讲稿共45页
1、多次曝光的题材
任何被摄体都可用作多次曝光的对象,相对来说,多次曝光常见的题材一是夜景,二是人物多重影像。用多次曝光拍摄夜景,如拍月色夜景,可以第一次曝光仅追随拍摄的全部要害就是在于:快门开启的瞬间,相机在追随动体平稳地转动。
学会追随拍摄的操作并不困难,但须实践,初学时,你可以不装胶卷用相机追随动体“空拍”,直至你在追随动体时,动体能被始终稳定于画面某一位置,并能在按快门时,不使相机停止,那就可以装上胶卷拍摄了。
第11页,本讲稿共45页
4、横向与旋转追随
追随拍摄法大量采用的是横向追随,用于横向直线运动的动体。横向追随的特点是背景呈水平直线状(或倾斜直线状)虚糊。
旋转追随因其操作难度较大,难在作旋转追随时,确保动体稳定于画面某一位置,因而运用较少。旋转追随用于旋转或作弧形运动的动体,如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翻转、又如荡秋千等,画面特点是背景呈旋转线状或弧形线状虚糊。
第12页,本讲稿共45页
(二)追随拍摄的快门速度与背景
1、快门速度
追随拍摄的快门速度宜用1/60秒或1/30秒。快门速度越慢,操作难度越大,如掌握得好,那么背景的线状虚糊就越强烈;快门速度越快,操作上相对容易些,但背景线状虚糊较弱,快门速度过快则难以出现追随拍摄的效果,故不适用。
第13页,本讲稿共45页
2、背景
追随拍摄的背景宜选择具有大量较小明暗部位的,即明暗参杂或色彩纷呈的非单一色调的背景。这样的背景有利于在追随拍摄中出现丰富的线状虚糊。很明显,如果是单一色调的背景,如以白墙为背景,那么,再高明的摄影者也难以拍出追随效果。此外,背景的色调宜与主体有鲜明对比,这样有利于突出主体,除了选择与主体有明显色调差的背景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滤镜的应用来使主体与背景产生强烈的色调对比。
第14页,本讲稿共45页
(三)追随拍摄的角度、摄距与光线
1、拍摄角度
这里的拍摄角度指按快门时,相机拍摄方向与动体运动方向前方所成的角度。追随拍摄法的这种角度以75度-90度。为宜。
2、摄距
追随拍摄往往易犯摄距过远的弊病,导致主体过小,而摄距的掌握又需根据动体的横跨度(如汽车、摩托车)或高度(如赛跑者)来确定。镜头焦距的长短也影响同一动体的合适摄距,标准至中焦镜头对追随拍摄是理想的。
第15页,本讲稿共45页
3、光线
逆光或侧逆光的光线对追随拍摄较为理想,有助于主体与背景分离而富有空间感。
三、变焦拍摄的方法与要领
变焦拍摄就是利用变焦镜头在曝光的瞬间急速变焦,从而使画面产生强烈的放射线,即爆炸状效果。变焦拍摄的全部要害与追随拍摄类间,都是在快门开启的瞬间里做文章。追随拍摄是在快门开启时不停地追随动体;变焦拍摄则是在快门开启的瞬间不停地变焦。
变焦拍摄主要应用于拍摄纵向运动的动体,也可用于其他景物的拍摄。变焦拍摄的方法与要领如下。
第16页,本讲稿共45页
静物变焦拍摄效果
(1)宜用推拉式变焦镜头。我们知道变焦镜头的变焦方式有"推拉式"和"旋转式"两种,相对来说,推拉式变焦镜头便于在短暂的曝光瞬间急速变焦。当然,万事熟能生巧,旋转式变焦镜头也不是不能用于变焦拍摄。
(2)宜把相机稳定在三脚架上,以防在变焦过程中,由于相机抖动而影响成像效果。
第17页,本讲稿共45页
(3)变焦拍摄动体时的快门速度宜用1/60或1/30秒。快门速度过慢会导致主体严重虚糊;快门速度过快又会导致放射线条不明显,甚至失去变焦拍摄的效果。把变焦拍摄用于静态景物拍摄时,则快门速度可大大放慢。
(4)宜选择上下左右都有丰富明暗变化的景物作背景,这样能使放射线条充满画面,爆炸效果强烈。因为放射线就是由明暗光点在变焦中拉成的。此外,背景色调也宜与主体有鲜明对比,以突出主体。
第18页,本讲稿共45页
(5)取景时,主体宜居画面正中,且不宜过大,否则均会削弱爆炸状效果。
(6)确保按快门与变焦同步进行,这是变焦拍摄的成功之关键。如果变焦操作实际上是在快门释放的瞬间之前或之后,那就均失去了变焦之实质。
(7)变焦时,宜从焦距长的一端变至焦距短的一端,也就是使变焦环往回拉,这样有助于主体处于画面中心。当然,采用相反方法变焦也是可行,即把变焦环由短焦处推至长焦处。
第19页,本讲稿共45页
四、体育摄影
(一)动体摄影的快门速度与影像效果
(二)动体摄影的焦距
(三)动体摄影的预见性与提前量
(四)若干体育摄影项目的拍摄提要
五、舞台摄影
(一)舞台灯光与胶卷、曝光
(二)拍摄位置与镜头焦距
(三)若干剧目的拍摄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