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3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22/1/21 文件大小:1.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z.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大全(新课标)
必修1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它具有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表示有列举法、描述法。
描述法格; 〔2〕; 〔3〕
*
y
0
1
y


1
0
*


〔1〕定义域:R
〔2〕值域:〔0,+∞〕
〔3〕过定点〔0,1〕,即*=0时,y=1
〔4〕在 R上是增函数
〔4〕在R上是减函数
19、指数函数〔且〕,
其中是自变量,叫做底数,
定义域是R
20、假设,则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
其中,叫做对数的底数,叫做对数的真数。
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公式:
21、对数的性质
〔1〕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即中;
〔2〕1的对数等于0,即 ;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
22、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记为:
自然对数:以e(e=…)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记为:
23、对数恒等式:
24、对数的运算性质〔a>0,a≠1,M>0,N>0〕
(1)(2) ;
(3)〔注意公式的逆用〕
25、对数的换底公式 (,且,,且,).
推论①或; ②.
26、对数函数〔,且〕:其中,是自变量,叫做底数,定义域是
图像
1
y
0
*
1
*
0
性质
定义域:(0, ∞)
值域:R
过定点〔1,0〕
增函数
减函数
取值围
0<*<1时,y<0
*>1时,y>0
0<*<1时,y>0
*>1时,y<0
27、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28、幂函数〔〕,其中是自变量。要求掌握这五种情况(如下列图)
29、幂函数的性质及图象变化规律:
〔Ⅰ〕所有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Ⅱ〕当时,幂函数的图象都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1
1
1
1
1
1
〔Ⅲ〕当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必修2
30、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面积
31、柱体体积:,锥体体积:球外表积公式:, 球体积公式:
32、四个公理:
①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在此平面。
②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③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且仅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④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的传递性〕。
1
2
3
33、等角定理:
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对应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如图)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公共点〕
3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z.
〔1〕直线在平面上;〔2〕直线在平面外〔包括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相交〕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1〕两个平面平行;〔2〕两个平面相交
35、直线与平面平行:
定义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