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申报国家级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泰来县和平镇团结学校
孙凤山
2009年5月13日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咏读,掌握下面一些词语的含义:缥碧、奔、轩邈、经纶、戾。
2、背诵课文,体会文中表现自然中奇异之美及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
3、品赏文章中哲理精妙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同目标1、2、3
教学难点:
。
,寄情山水的情怀。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解决生字,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初二时学过的一首写景的优美诗歌,“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歌,诗中流露出作者喜欢山水自然风光的情趣。作者是吴均,他是南北朝时梁代的著名文学家。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篇写景的优美散文《与朱元思书》,让我们随着他优美的笔调来领略富春江的景色。
2、解题
请同学们认真看书下注释,理解课题
3、检查预习情况。完成练习第一题。
(设计理念:导语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快地进入课文。)
二、指导走进课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及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 模仿读出节奏。
3、抽生读课文,互相指正不足之处。
4、齐读课文,共同领略文章带给我们的美感。
三、点拨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互译课文
提出疑问之处,由学生互相解答,解决不了的老师点拨解决疑问。
2、重点词句的巩固(发放练习)
3、要求同学们字正腔圆的读课文,并以“我读出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领起,说话。
四、品读、赏析文章
1、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时在脑海中浮现文章所描写的“画面”。
2、浏览课文,思考:整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总分。第一段总起,标志性的话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余下两段就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先写的是“异水”,后写的是“奇山”。)
①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总写富阳至桐庐间的山水之美,本段起统领全文的作用,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第二段写什么?有何特点?分别找出体现其特点的句子。
水清: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夸张)
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
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③第三段是怎样写山之奇的呢?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之高险。
通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出声之美妙。
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