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浅谈.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浅谈.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6/8/21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浅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浅谈【摘要】总结了甘肃省抗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为干旱地区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关键词】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近年来甘肃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等 7 大工程造林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抗旱造林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经验, 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 1.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适地适树在生物界,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适地适树”就是这一规律在造林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针对造林地的实际情况, 土壤水分缺乏是限制造林成活与否的限制因素。由于不同的立地条件水分含量不同,科学区划立地类型,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做到乔、灌结合,针、阔并重, 以乡土树种为主, 经济树种与生态树种合理搭配。立地条件差的以侧柏、刺槐等耐干旱树种为主; 立地条件较好的可适当发展一些经济树种, 使该树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选择适宜当前及今后发展的侧柏、刺槐、花椒、油松、山桃、杨树、柳树等树种为主要栽植树种推广栽植,彻底改变传统的不划分立地类型、不搞混交和树种搭配、造林地“一刀切”、不讲质量,千篇一律栽植同一种树种或只栽一两个树种的选择方法。 容器苗造林在干旱瘠薄的浅山区, 受侵蚀的沟坡、梁峁等条件差, 常规树种难以成活的地带采用油松、侧柏容器苗造林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 栽植时撕破容器袋底, 或去掉容器底, 保持土坨完整, 入穴深度以超过容器袋口 1~ 2 cm 为宜, 侧方用土压实, 并覆盖 1 层细土, 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一般侧柏高 44% ,油松高 22% ,油松、侧柏容器苗造林无缓苗期,成活保存率高, 造林初期生长快, 效果十分明显, 容器苗已完全替代其裸根苗造林。 覆膜造林覆膜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湿度,形成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的小气候。近 2年来,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覆膜造林比不覆膜造林成活率可提高 15% ~ 20% , 新梢和地茎的高、粗生长,比不覆膜造林提高 倍和 倍。覆膜方法: 先把膜的一边向中心剪一道缝, 栽时把穴( 树坑) 整成浅锅底形,穴边缘略低于地面。栽后盖上地膜,使苗木地茎通过膜中心,用土把膜四周和划破的缝压实, 覆土宽及厚约 4 cm, 苗木根茎与地膜之间覆土略厚, 约有 6 cm, 做到覆膜无空隙、无透气孔, 形成一个倒伞形, 可使雨水尽快地渗入土壤中, 增加土壤温度, 防止蒸发, 减少杂草丛生。如果苗木根茎处覆土过薄, 土壤表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 热气集中顺着苗木根茎蒸发而出,会直接灼伤针叶树小苗的根茎部输导组织和形成组织, 致使幼苗茎部形成环状腐烂枯死。如果造林前先浇 1 次水,栽植后再浇 1 次水,然后覆膜,成活率更高,一般可达 100% 。 截干造林由于春季多风干旱,气温偏低,大多数造林苗木梢部木质化程度低, 所以栽后地上部分失水较多, 加之苗木根系受到一定损失, 以及风吹摆苗木使土壤透风,根系一时难以恢复,水分供应不足,地上部分蒸腾量大, 导致水分代谢不平衡, 致使苗木枯萎死亡。因此, 生产中应大力提倡截干造林的方法, 减少树木地上部分蒸腾, 促进地下侧根生长, 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经济林树种一般不截干,而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