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提升邮政服务质量的思考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提升邮政服务质量的思考
作 者: L X Y
院 系:XX电大
专 业:工商管理
年 级:20XX年春
学 号:XXXXXXXX
指导老师:李导师 营后似乎变的模糊起来。邮电分营以后,邮政企业注力逐渐转向经营和收入指标,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干部、职工的收入水平与经营效益挂钩。从而出现了一些基层单位更多制订的是经营考核办法、增收节支措施,而涉及服务内容甚少。盈利性的指标、业绩等数据渐渐占据了主要位置,随之而来必然带来了服务观念的淡漠。
2、管理体制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是我国邮政企业普遍面临的诟
病。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大部分精力转向经营,而对服务质量重视不够,目标责任不明确再如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基层单位,对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不够,考核奖罚无力度;还有一些领导对基层发生的服务质量问题不反馈,不查处,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对用户投诉置之不理,麻木不仁,造成重复投诉。
3、员工素质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消费者在从与邮政员工的工作接触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相比较移动、联通等其它类似企业,邮政员工队伍的总体素养处于劣势。部分员工素质偏低,大锅饭思想依然浓厚,
4
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工作激情,缺乏挑战意识,适应和学习能力较低,特别是在邮政科技含量不断加大,新业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部分邮政员工素质偏低的问题更加突出。
4、邮政企业取得地方部门的支持不够 。搞好服务往往离不开地方各部门的支持。如邮车过收费站、报刊亭建设、社区服务站建设、邮票市场整顿、邮政服务设施敌人为破坏等一些问题的解决,都和地方部门有很大关系。再就是一些地方把邮政视为国有企业,作为摊派的主要对象,不拒绝,企业无资金来源;拒绝,地方关系紧张。
5、改善服务,提高质量,资金严重不足。和发达和服务质量相对较低,而要改变这种状况,达到“建设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需要”的要求,不仅在“硬件”上,而且在“软件”上必须加大投入,而实际是资金严重不足。从全国邮政看,“8531”到2010年国家只补贴3O个亿,较1999年少补贴50十亿,自2002年起其只能享受补贴1O亿,在这种情况下,全行业还要扭亏,而数字表明,全国的局所(特别是农村局所)其中5万个年亏损额达5O十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全行业扭亏,也无资金再对服务进行投入。很多邮政企业只能在正常经营下,依赖“节衣缩食”保持生存,另外再搞局所改造,改善服务环境,资金则成“无源之水”。
三、提升我国邮政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加强内部管理是提升邮政企业服务质量的根本和关键。而加强邮政企业,建设能够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的邮政企业则需要从国家、政府管理及邮政部门各个层面上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加强国家邮政服务运行机制的改革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我国邮政服务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行业整体运行效能提升、必须依赖于国家对于邮政行业发展整体规划的完善。首先,国家必须明确邮政行业的定位问题,这事关中国邮政的发展方向,必须从法律上给予明确。其次,应当建立起行业亏损补偿机制。因为和部分在大中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搞报刊自办、搞特快专递的唯利是图不同,邮政履行普遍服务是不分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