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后斯诺登时代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斯诺登时代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doc

上传人:allap 2016/8/22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斯诺登时代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后斯诺登时代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作者:沈逸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京)2014 年5期摘要:全球网络空间中,不同行为体之间占有的资源与拥有的能力处于不对称状态,因为这种不对称,数据主权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基于数据主权的能力竞争,已经成为当下国家间能力竞争的最前沿。这种竞争旨在实现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塑造全球网络空间行动准则这两个主要目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整体来看,是并行不悖的,尤其是对大国而言。推动这种竞争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体系层面,即全球生产力的深刻调整与变迁。因为如此,这种竞争的出现、发展和加剧都是无法避免的。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各个行为体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大国才能准确把握后斯诺登时代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任务,并形成与之匹配的整体性战略,探索并确立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和需求的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在此过程中,包含网络空间关键基础设施、支撑技术与标准、核心资源等实际分配与有效使用等领域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调整,将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领域,也将成为网络空间新秩序的主要组成部分。自 2010 年开始至今的四年多时间里,与互联网以及全球网络空间相关的议题迅速崛起, 并逐渐从相对边缘的区域次第渗入到国际舞台的核心区域: 2010 年维基揭秘网站与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展开了信息公开与国家安全的博弈,谷歌公司则试图挑战中国对互联网的主权管理; 2011 年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动荡, 奥巴马政府出台《网络空间国际战略》; 2012 年到 201 3 年有被渲染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中国网络间谍攻击”系列新闻和中情局前雇员爱德华· 斯诺登(Edward Snowden) 披露的“棱镜门”事件; 2014 年美国修改国家安全局存储数据的构想浮出水面, 突然宣布“放弃”对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 的“管理”, 更是直接将网络空间与不同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上述事件的含义,特别是从国际关系的视角理解上述变动对国家安全、国家间关系以及与各类行为体( 包括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 密切相关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所带来的影响, 显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此发展变动的关键时刻, 理解“数据主权(data sovereignty) ”这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并以此构建分析、认识、理解问题的框架的起点,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变动环境下的数据主权自20世纪 60-7 0 年代至今, 信息技术革命造就了一个几乎有效覆盖全球各地的网络空间, 不同类型的行为体接入其中并从事日趋频繁、形式多样的信息生产、交换、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相关的活动。[1] 在 20 世纪 90 年代, 互联网刚刚启动实质性的商业化进程没多久, 有关网络技术发展与管辖能力、管辖权的微妙关系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2] 进入 21 世纪之后, 随着“云计算”这一运用的兴起, “数据主权”的概念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数据主权”概念的兴起,是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最新应用刺激的结果,也是自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就内嵌其中的技术特征与客观特点使然, 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数据所有者、使用者、存储者在地理位置上的分离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利/ 权力识别和有效行使的问题。[3] 有学者指出,对数据主权的理解,其最主要回答的问题是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分散的用户之间的权力博弈:不同个体能力的差异在没有显著的物理边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