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职业健康管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5页
前 言
职能调整后安监部门在职业卫生方面的主要职责:
(1)负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2)负责新、改、扩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监督用人单位职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5页
呼吸道的保护
工作环境对人体呼吸道的伤害主要是指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进入作业空间,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体内并产生伤害或者对呼吸道直接产生损伤。
防尘口罩
一次性口罩
半面具(防毒)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5页
呼吸道的保护
防尘防毒用品的作用:
防止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由于固体物质的粉碎、筛选等作业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进入肺组织可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病变,也就是尘肺病。使用防尘防毒用品将会防止、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伤害。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如一氧化碳、苯等侵入人体会引起职业性中毒。使用防尘防毒用品将会防止、减少职业性中毒的发生。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5页
眼、脸部的防护
眩光、气焊、熔炉用眼镜:
适用于熔炉作业、眩光、金属溶液、
强光机气焊等。
电焊用头罩、面罩:
•     适用于电焊、电火花、强紫外线照射等情况。
•     可阻隔飞屑 (玻璃碎片)、化学品飞溅及烟雾和保护眼睛。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5页
听觉保护
听力伤害经常发生在一些机械、建筑、电子等行业,主要是电动设备旋转,施工机械的运转持续发出高分贝的噪音。
与85分贝以上噪音可能损害听力这一标准相比较,正常的对话一般在60分贝左右,生活中的其他不易觉察到声音也可能对耳朵产生伤害。
比如立体声耳机里的声音可以达到100分贝。
工作和生活中的噪音会造成人们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或耳聋。
经济型耳塞
子弹型耳塞
普通耳塞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5页
(二)二级预防措施
主要指健康监护措施
1、职业性健康监护的目的
2、职业性健康检查类别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5页
(二)二级预防措施
一、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1、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
2、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3、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5、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5页
(二)二级预防措施
2、职业健康监护新内容及类别
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职业健康检查类别:
(1)上岗(前)健康检查。
(2)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一般周期为1年)。
(3) 离岗时健康检查
(4) 应急医学检查
(5) 离岗后的随访医学检查
潜伏期长的才需要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5页
(三)、三级预防
主要指: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5页
第四、职业危害申报和职业卫生“三同时”
(一)职业危害申报
(二)职业卫生“三同时”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5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申报单位和因素的界定
(1)所有存在或产生可以引起国家法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
可从法定职业病名单所涵盖的10大类115种职业病中找出产生相对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即为应申报的单位。
(2)职业病危害因素查阅《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两部分)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5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3)可引起职业病行业的用人单位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罗列了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按行业分析, 职业病涉及的行业多达110个。
可引起尘肺病的行业约50个;
可引起职业性放射病的约27个;
可引起职业中毒的约80个;
可引起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约80;
可引起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约10个;
可引起职业性皮肤病的约48 个;
可引起职业性眼病的约50个;
可引起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约60个;
可引起职业性肿瘤的约43个
可引起金属烟热等其他职业病的约23个。
这些行业的用人单位则是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单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5页
申报要求
要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申报形式: (一)网上申报(二)纸质申报
如有下列重大变化,应进行变更申报:
1、新、改、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