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润物细无声
——家长家访心得领会
县第二少儿园小(四)班龚钰晗家长 龚德波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交流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有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小孩比做大
理石,把教师和
润物细无声
——家长家访心得领会
县第二少儿园小(四)班龚钰晗家长 龚德波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交流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有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小孩比做大
理石,把教师和家长比作责任重要的雕朔家。 老师走进家庭、认识家庭、多个角度认识学生,与家长形成协力教育孩子,对达到最正确教育成效显得尤其重要。
我记得女儿在县第二少儿园小(四)班的时候,有个夜晚,班主任王玲和其余两位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家访,经过此次家访,我颇受启迪。
“被宠若惊” 。说真的,“家访”很受女儿和我们家人的欢迎,全家都感觉十分不测和喜悦,真有点“被宠若惊”的感觉。我们千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这样惦念和关怀,并且还寄托这么高的厚望,不论怎么样总有一种宽慰的感觉。特别是我自己工作原由,平常不够关怀孩子,更是让我感觉暖和,倍感喜悦。本来我的孩子也其实不是一个被”忘记的角落”,女儿在教师的心中也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教师仍是凝视和关怀着自己的女儿。王老师家访精神饱满,资料准备充分,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了作为少儿教师那份激烈的责任
心。
“心有灵犀” 。老师家访拉近了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孩子,孩子与老师之间心灵的距离。心灵的距离有时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老师与我们家庭的零距离接触。老师在家里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表露关切的眼神,赛过很多天若口婆心的劝告、教育。老师家访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孩子的内心,必定会激孩子心灵的浪花,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