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美术教学计划进度安排.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术教学计划进度安排.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22/1/27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术教学计划进度安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美术教学计划进度安排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
  五、教学难点:
  1,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绘画、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六、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七、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
  1、知识教育要点
  (1)对各种自然平面形进行认识和感受。
  (2)运用复杂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表现景和物。
6
  (3)用记忆画形式表现自己的人和物,丰富儿童的视觉记忆表象。
  (4)运用各种平面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对称形和不对称形。
  (5)学习撕、剪、拼、贴等手工制作方法。
  (6)了解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祖国自然风光。
  2、能力培养要点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自然的兴趣。初步培养注意力和观察力。
  (2)在绘画中能大量描绘所见所想的形状,画出色彩鲜明的画面。
  (3)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涂、描、撕、剪、拼贴等,较顺利地完成作业。
  (4)培养学生通过感受和想象,对美术馆作品和自然风光进行改革欣赏。
  3、审美教育要点
  (1)通过欣赏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风光。
  八、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1、影子大王2
8
  2、洒水成画2
  3、自画像2
  4、美丽的昆虫2
  5、神鸟变树2
  6、听听画画2
  7、小蝌蚪2
  8、神奇的画册2
  9、大嘴巴2
  10、童话屋2
  11、摇滚小精灵2
  12、红灯停绿灯行2
  13、捏泥动物2
  14、请你告诉我考试
美术教学计划进度安排3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因入校刚刚一年多,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8
  二、教材简析
  二年级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该教材注重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该教材课程总数为20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欣赏]重点: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难点: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绘画]重点:
  1、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等的表现技巧。
9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难点: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细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手工]重点:
  1、运用各种材质纸张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2、运用橡皮泥及相关材料,进行简单的泥塑制作。
  难点:1、由简单的平面折纸逐步转为立体造型。
  2、如何细腻、立体表现泥塑造型。
  四、教学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针对我校学情及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