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白居易的闲适诗多用于表现闲情逸致.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居易的闲适诗多用于表现闲情逸致.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1/27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居易的闲适诗多用于表现闲情逸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白居易的闲适诗多用于表现闲情逸致,抒写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洁身自好的志趣,不少篇章还宣扬了省分知足、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但也有一些醒目的警句,如“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适意二首》)和“况多刚狷性,难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假设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第一首诗的风格大似王梵志、寒山子,在白居易诗中,是很浅俗的作品。,不管男女,都可称为炼师。这位韦练师是女道士,白居易赠她的诗却说:你是没有***的上界女仙,为什么来留恋我?好似我们二人前世曾是夫妻。赠女道士的诗,如此措辞,在唐代诗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尽管唐代的女道士,有些近似***女,但白居易也不应当写出这样庸俗的诗来留在集中。第三首第二联“先遣”、“续教”、“报消息”、“说来由”,用词也不免粗俗,在正统的诗人眼下,这些都是很不雅驯的诗句。苏东坡说白居易诗俗,大概都是指这一类诗,我在这里只是随意举出三首,它们也未必是最俗的诗.
  
   五、,但长到一百韵的排律却创始于元白。他们俩用这种诗体往还酬答,争奇斗胜。叙事抒情,像写信一样。有一首《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题目就说明是代替书信的诗。在这首一百韵、一千字的的长诗中,他表达了从贞元年间他们两人开场定交以来的遭遇,,表达当年在长安和朋友们春日游曲江池,和歌伶伎女一起野宴的情况:
  
   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 
   寒销直城路,春到曲江池。  
   树暖枝条弱,山晴彩翠奇。  
   峰攒石绿点,柳宛麴尘丝.  
   岸草烟铺地,园花雪压枝。  
   早光红照耀,新溜碧逶迤.  
   幄幕侵隄布,盘筵占地施。  
   徵伶皆绝艺,选***悉名姬。  
   铅黛凝春态,金钿耀水嬉.  
   风流夸坠髻,时世斗啼眉。  
   密坐随欢促,华樽逐胜移。  
   香飘歌袂动,翠落舞钗遗。  
   筹插红螺椀,觥飞白玉卮.  
   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残帝喧哗散,归鞍酩酊骑.  
   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
  
   这一段共十六韵,三十二句。开头二韵四句是从上文过渡到春游。“春到曲江池”是关键性句子。以下四韵八句写曲江池山水风光。接下去又用四韵八句描写在曲江池畔张帷幕,摆筵席,选请美丽的***。最后二韵四句写酒阑人散,骑马回家,是这一段诗的完毕。
  
   在元白诗流行的时候,元和体这个名词,在青年诗人中间,是一个新兴诗派的名词,大家摹仿着做;在老一代的正统诗人中间,却是一个被轻视的名词,,元和体只是唐诗的一派,人们对它的看法,和西昆体一样,并不再有轻视的意味。明代盛行唐诗,五、七言长篇排律也有人学着做了,大概是考虑到元和体这个名词的意义不很确定,人们就把元白式的长篇排律称之为长庆体。清初吴梅村的《圆圆曲》,朱彝尊的《风怀》诗,就是竭力学长庆体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一首是白居易早期作品,他自己编在“未应举时作”的一些诗中,但这首诗却是名作,宋人笔记《复斋漫录》记了关于这首诗的故事:白居易在长安,,就说:“长安百物昂贵,居住在这里可不容易啊!”这句话外表上好似是因白居易的名字而开个玩笑,但也无意中流露出一点轻视这个后生小子之意。及至看到白居易这首诗,他很赞赏“野火烧不尽"一联,他就说:“能做这样的诗句,在长安居住下去也不难。刚刚的话,我是说着玩的。”这个故事,不一定可信,因为有人考证出,白居易和顾况没有会面的时机。不过这两句诗确是佳句,好在它是一副对仗极其工稳的流水对。既刻划了原头春草顽强的活力,又可以用作各种比喻。这是有高度比兴意义的诗句,但是接下去两句颈联却大不高明。
“远芳侵古道"就是“晴翠接荒城"。两句诗,只有一个概念,犯了合掌之病。宋人诗话里已有人批评过了。诗虽然主要是咏古原草,但它是为送别而作,所以结句要运用春草王孙的典故,点明送别之情.《复斋漫录》将此诗题作《咸阳原上草》,就使人不能理解结句的意义了。
  
   书天竺寺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峰云起北峰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