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小学一年级新教材汉语拼音教学
王小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详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兴趣性,和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声母C,,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和学生生活严密联络的音节的编排特点,老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历,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藏”),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和腔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腔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进展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才能,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纯熟地读出来。老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气氛,使他们爱学乐学,既进步拼音才能又开展了口语交际才能。
三、认识汉字和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展了巧妙的组合,表达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和学习内容严密联络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老师应站在学生认知程度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老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引出diéffējī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老师可以凭借描绘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