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12
word
 
曲线作为构建三维模型的根底,在三维建模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创建高级曲面时,使用根本曲线构造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不能构建出高质量、高难度的三维模型,此时就要利用UG 曲线效果如图5-37所示。
在UG NX中,椭圆是机械设计过程中最常用的曲线对象之一。与上面介绍的曲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该类曲线X、Y轴方向对应圆弧直径有差异,如果直径完全一样如此形成规如此的圆轮廓线,因此可以说圆是椭圆的特殊形式。要创建椭圆,在“曲线〞工具栏中单击“椭圆〞按钮,并根据打开的“点〞对话框中的提示在工作区指定一点作为椭圆的圆心,然后在打开的“椭圆〞对话框中设置椭圆参数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的椭圆效果如图5-38所示。
word
word
6 / 12
word
4.创建一般二次曲线一般二次曲线是指使用各种放样方法或者一般二次曲线公式建立的二次曲线。根据输入数据的不同,曲线的构造点结果可以为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一般二次曲线比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更加灵活。在“曲线〞工具栏中单击“一般二次曲线〞按钮,,打开“一般_=次曲线〞对话框,如图5-39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包括一般二次曲线的7种生成方式,选择相应的生成方式后,逐步根据系统提示便可生成一条二次曲线。F面以常用的几种创建一般二次曲线的方式为例介绍其操作方法。
■5点该方式是利用5个点来产生一次曲线。选择该选项,然后根据“点〞对话框中的提示依次在工作区中选取5个点,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效果如图5-40所示。
word
word
7 / 12
word
■4点,1个斜率该方式可以通过定义同一平面上的4个点和第一点的斜率创建二次曲线,定义斜率的矢量不定位于曲线所在点的平面内。选择该选项,逐步根据系统提示单击“确定〞按钮,利用打开的“点〞对话框设定第一个点,然后再设定第一点的斜率。依次设定其他3个点,便可生成一条通过这4个设定点,且第一点斜率为设定斜率的二次曲线,效果如图5-41所示。
■3点,顶点该方式是利用3个点和一个顶点来产生二次曲线。选择该选项,然后利用打开的“点〞对话框在工作区依次选取3个点和一个顶点,并单击“确定〞按钮即日可,效果如图5-42所示。
 
螺旋线是指由一些特殊的运动所产生的轨迹。螺旋线是一种特殊的规律曲线,它是具有指定圈数、螺距、弧度、旋转方向和方位的曲线。它的应用比拟广泛,主要用十螺旋槽特征的扫描轨迹线,如机械上的螺杆,螺母,螺钉和弹簧等零件都是典型的螺旋线形状。
word
word
9 / 12
word
在“曲线〞工具栏中单击“螺旋线〞按钮,打开“螺旋线〞对话框,如图5-43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包含了如下两种创建螺旋线的方式。
1.使用规律曲线该方式用于设置螺旋线半径按一定的规律法如此进展变化来创建螺旋线。单击“使用规律曲线〞单项选择按钮后,系统打开如图5-44所示的“规律函数〞对话框,该对话框提供了7种变化规律方式来控制螺旋半径沿轴线方向的变化规律。
■恒定此方式用于生成固定半径的螺旋线。单击“恒定〞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的“规律值〞文本框中输入规律值的参数并单击“确定〞按钮,接着在打开的“螺旋线〞对话框中的相应文本框中输入螺旋线的螺距和圈数,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的螺旋线方法如图5-45所示。
word
word
9 / 12
word
■线性此方式用于设置螺旋线的旋转半径为线性变化。单击“线性〞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的“起始值〞与“终止值〞文本框中输入参数值,并在打开的“螺旋线〞对话框中的相应文本框中输入螺旋线的圈数与螺距,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方法如图5-46所示。
■三次此方式用于设置螺旋线的旋转半径为三次方变化。单击“三次〞按钮,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的“起始值〞与“终止值〞文本框中输入参数值并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在打开的“螺旋线〞对话框中的相应文本框中输入螺旋线的相关参数即可。这种方式产生的螺旋线与线性方式比拟相似,只是在螺旋线形式上有所不同,创建的螺旋线效果如图5-47所示。
word
word
10 / 12
word
■沿着脊线的值线性此方式用于生成沿脊线变化的螺旋线,其变化形式为线性的。单击“沿着脊线的值-线性〞按钮,根据系统提示选取一条脊线,再利用点创建功能在指定脊线上的点,并确定螺旋线在该点出的半径即可,创建方法如图5-49所示。
■沿着脊线的值-三次此方式是以脊线和变化规律值来创建螺旋线。与沿着脊线的值一线性方式类似,单击“沿着脊线的值一三次按钮后,首先选取脊线,让螺旋线沿此线变化,再选取脊线上的点并输入相应的半径值即可。这种方式和前一种创建方式最大的差异就是螺旋线旋转半径变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