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1 页
初三上册所有单元要点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根底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瓶内体积变化小〕,
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三、空气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
〔氮气比氧气约为4:1〕%,%,
%。空气成分以氮气与氧气为主,
第 5 页
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分类:纯洁物与混合物
1、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响,各物质都保持各自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珍贵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小,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六、空气污染及防治。
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略大于空气。
第 6 页
〔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气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反响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
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
或: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 点燃 CO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在空气中:微弱淡蓝色火焰;
氧气:明亮蓝紫色火焰〕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大量白烟
文字表达式:
磷〔P〕+ 氧气〔O2〕点燃——→ 五氧化二磷〔P2O5〕
或:4P + 5O2 点燃 2P2O5
4、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二〕与金属〔镁、铝、铁、铜〕反响
第 7 页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
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
镁〔Mg〕 + 氧气〔O2〕点燃——→ 氧化镁〔MgO〕
或:2Mg + O2 点燃 2MgO
2、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铁〔Fe〕 + 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
或;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细沙或加少量水,防止生成
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三〕与某些化合物〔蜡烛、甲烷〕反响——产物均为:
二氧化碳与水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石蜡+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水〔H2O〕
〔四〕其他物质与氧气反响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响,成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锈蚀,
第 8 页
食物腐烂等等。
4、物质与氧气反响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6、反响类型:
①:化合反响: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反响。
可表示为:
A+B+…… → E 〔简称“多合一〞〕
②:分解反响:
由一种反响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反响。
可表示为:
AB→A+B+……。〔简称:“一变多〞〕
③:氧化反响:物质与氧发生化学反响。
如:氢气+氧化铜→水+铜,氧化铜是氧化剂。
氧化反响不一定是化合反响〔石蜡燃烧生成了水与
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响不一定是氧化反响。
课题3 氧气制取
二、工业制法〔别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与液态氮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
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三、氧气实验室制法
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
第 9 页
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 2H2O2 MnO2 2H2O+ O2 ↑
B、装置:
固体与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