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气相色谱法.ppt

格式:ppt   大小:1,398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相色谱法.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31 文件大小:1.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相色谱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相色谱法
第1页,本讲稿共30页
(二)特点
高效能 、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的分离分析方法。
二、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
图 气相色谱仪流程示意图
(2N)时,单位时间内载气引入检测器中该组分的质量(g/s),或单位体积载气中所含该组分的量(mg/ml)
D=2N/S 检测限越小,检测器的性能越好
二、热导检测器(TCD)
热导检测器是利用被检测组分与载气的热导率的差别来检测组分的浓度变化。
优点:结构简单、测定范围广、样品不被破坏等优点
缺点:灵敏度低、噪音大
第13页,本讲稿共30页
图 双臂热导池
热丝
出口
池体
弓架
绝缘材料
载气入口
出口
载气+组分入口
1
2
第14页,本讲稿共30页
1、测定原理:
(1)无样品气进入测量臂时R1=R2, R1/R2=R3/R4 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检流计无电流通过。
(2)当样品气进入测量臂时, R1≠R2, R1/R2≠R3/R4检流计有电流通过。即有信号产生。
2、注意点:
(1)氮气作载气时,灵敏度较低。氢气和氦气作载气时,灵敏度较高。
(2)不通载气不能加桥电流。
(3)灵敏度够用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低桥流。
(4)是浓度型检测器,在进样量一定时,峰面积与载气流速成反比。因此用峰面积定量时,需保持流速恒定。
第15页,本讲稿共30页
利用有机物在氢焰的作用下,化学电离而形成离子流,借测定离子流强度进行检测。
优点:灵敏度高、噪音小、死体积小。
缺点:检测时样品被破坏,一般只能测定含碳化合物。
三、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图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示意图
2. 极化环
1、测量原理:
第16页,本讲稿共30页
2、注意点:
(1)载气一般用氮气,灵敏度高。燃气用氢气,空气作为助燃气。三者流量关系一般为 N2 :H2:Air为1:1-:10
(2)为质量型检测器,峰高与载气流速成正比。在用峰高定量时,需保持载气流速恒定。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
第17页,本讲稿共30页
第五节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色谱动力学理论认为,气液填充柱看成一束涂了固定液的毛细管。(石英毛细管的问世,开创了毛细管色谱的新纪元。)
一、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分类
(一)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分离效能高(n=104-106 )
柱渗透性好
柱容量小
易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应用范围广
第18页,本讲稿共30页
(二)毛细管柱的分类:(内径一般小于1mm)
1、填充型毛细管
2、开管型毛细管柱
二、毛细管色谱速率理论和实验条件的选择
(一)毛细管色谱速率理论方程
Golay方程式:H=B/u+Cgu+C1u
(二)毛细管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1、毛细管柱的直径(目前采用100~300um)
2、载气的选择
3、液膜厚度
第19页,本讲稿共30页
三、毛细管气相色谱系统
(一)毛细管柱的制备
毛细管柱的制备包括拉制、柱表面处理、固定液的涂渍等步骤;毛细管的制柱材料多用石英;
(二)进样系统
1、分流进样系统:起始谱带窄、控制样品进入色谱柱的量。
2、分流进样器
3、分流比的测定:分流比为进柱的试样组分的摩尔数与放空的试样组分的摩尔数的相对值。
第20页,本讲稿共30页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方法:
1、已知物对照法:定性专属性差
注:不同组分如在某一色谱条件下保留值相同,应
更改色谱柱再检测,粗步推算是否为一个纯物质峰
2、利用相对保留值
3、利用保留指数:唯一可靠、 准确、重复性好
4、官能团分类测定法:收集柱后组分,官能团反应
定性鉴别(非在线)
5、两谱联用定性:GC-MS,GC-FTIR
第21页,本讲稿共30页
二、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精密度为:1%-2%)
(一)定量校正因子 (A∞m)
第22页,本讲稿共30页
(三)定量方法
1、归一化法
前提:试样中所有组分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