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者有着点方向和大 小,其为单一。至于劲,劲是才智指挥下的力了,是活的有改变力。劲者着点可变、大小可变、方向可变,其为困难;并专循阴阳,虚实改变之理。打太极拳悟此变 量,也可看作是懂得劲的概要了。寻此推求,勤加研练,必定会有收获!
劲之载体为定,其用为空,太极十三势(式)中另十二势(式)为其法也。
\"劲之载体为定\"的意思是,太极十三势(式)中\"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掤劲是根,没有掤劲,其他劲法就无法产生;中定劲是全部劲法的载体,中定劲表现在平衡、稳定;我们走拳架的时候是追求运动中的平衡和稳定。
至于,\"其用为空\"说的是接手时借助各种劲法引进落空的意识和效果。
十三势(式)指的是\"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 定\"说的是在每一个平衡点上都要有这十三种劲,进、退、是下身的缠绕,顾、盼、是上身的缠绕,以腰为万向节统领上下进退,上虚下实。运掤、捋、挤、按、采、冽、肘、靠八法;行前、后、左、右、中五步。中定是基础。
关于\"式与势\",式是势的表象,势是式的内涵。有式无势是空架子,有势无式是瞎架子;势藏于式中,式起于势里!当\"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是式时,本势现它势藏,但必需是同时存在!不行分割!
这就是行功之时必存的暗劲。暗劲者明劲前先有者也,其蓄于功架之中,其相支撑八面,藏不堪一击之势,走架之时腰主宰,节节贯穿,腹实胸宽,百骸安舒,运转敏捷。
练习太极拳达到肯定的娴熟程度之后,会有一种内外合一的感觉,这时的动作自 然,内心清净,别人可以从你的走架过程中,看出你的心理活动状态!这时假如有节奏相合意境美丽的音乐相伴,对健身是确定有好处的!但是假如对拳架的娴熟程 度不够的话,达不到动作自然,内心清净,再好的音乐也会成为噪音,对自己形成干扰。
以上说法是对健身者而言,对于强身者(以强大自我为目的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是在自己设计的不一般环境中走路!他们神志专一,心无旁务,清净自然,对其它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运功时有形无体,时隐时现。
我们在练习拳架时要眼前无人似有人,至于推手,眼前要有人似无人,纯熟之后便可以感觉得出:
太极本无拳,动时求平衡,敌来以空象,手去用潜能。
虚时形无体,实到体有圆,舍己从人事,由己意缠绵。
还有四句可以指导我们练习: 太极安家位,脚下有根基,起手腰先动,上下总相随!
\"走架时,面前无人似有人。\"其实在练拳走架时我们的真实感觉是在进退转换过程中,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空气的包袱之中,空气是那样的敷着我们,盖着我们,随我们的动而动。这种感觉是我们练习太极拳的挚友们真刚要追求的东西:羽毛加处尚觉重,蝇虫落下无支撑。
\"推手时,面前有人似无人。\"这要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是对方,假如对方是太极拳高手他给你的感觉就象你单独练习时的感觉是一样的,在你攻击时他不给任 何多余的阻力,敷着你,盖着你,随你的动而动........。另一方面是自己。我们在攻击对方时是阳,对方是阴;对方攻击我们时对方是阳,我们是阴,我 们也不给对方任何的阻力,也还是\"羽毛加处尚觉重,蝇虫落下无支撑\",如此阴阳改变,生生不息,顺截引放才能练出真正太极功夫。
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