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财务管理教案 第三章 筹资方式.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财务管理教案 第三章 筹资方式.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2/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财务管理教案 第三章 筹资方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筹资方式
〖授课题目〗
本章共分五部分:
第一节筹资方式概述
第二节资本金制度
第三节权益筹资
负债筹资
营运资金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中资金的筹集方式进行讲解,内容包括筹资的分类,负债筹资方式、权益筹资方式各自的特点。通过教学,希望能使学生掌握现实工作中企业存在现实筹资渠道和方式,学会对负债融资、权益融资的选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筹资渠道和方式
2、资金量的预测
3、资本金制度的含义及内容
4、普通股筹资的特点
5、银行借款筹资的特点、信用条件
6、债券筹资的特点
7、融资租赁的方式与特点
8、商业信用筹资中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
【难点】 1、资金量的定量预测
2、筹资方式的现实选择
3、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
〖教学方式与时间分配〗
教学方式:讲授
时间分配:本章预计6学时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备注

§3-1 筹资概述
【知识回顾】:在绪论中我们已经讲过,财务管理主要是对
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及分
配。企业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资金进行周转,而企业
的周转资金如何获得,这就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引入新课】:筹资是企业理财的起点,企业创建、扩大生
产规模、经营不善,周转不灵都需要筹集资金。
一、筹资概念:
含义: 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结构
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并运用筹资方
式经济有效地为企业筹措与集中所需的资金的一
种理财活动。
目的:
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直接增加企业资产总额和筹资总额)
‚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指企业为了降低筹资风险,减
少资金而对资本与负债间比例关系进行调整。)
二、筹集资金的种类
按筹集资金的性质分类:主权资本、负债资本
主权资本: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
特点:在企业生产经营期内除依法转让外,一般不得抽回
负债资金:企业借入的资金(长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交款等。)
2、按筹集资金期限分类:长期资金、短期资金
3、按筹资活动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分类:直接筹资、间接筹资
三、筹资的渠道和方式
1、筹资的渠道:筹措资金来源和方向
国家财政资金
建立资本金制度以前的企业固定基金、流动基金、专用
基金中的更新改造基金;新建企业中国家投资的部分
‚银行信贷资金
我国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
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等
ƒ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城乡信用社等
„其他企业资金
…居民个人资金
†企业自留资金
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法定财产
重估增值、企业接受的捐赠)
2、筹资方式(具体形式)
吸收直接投资
‚发行股票所有者权益融资
ƒ企业内部积累
„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负债
†发行债券融资
‡融资租赁
三、筹资原则
1、规模适度
2、结构合理
3、成本节约
4、时机得当
5、依法筹资
四、资金量的预测
例:某公司200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表一所示。已知该公司2000年的销售收入为400万元,现在还有生产能力,即增加收入不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还知一些资产、负债和权益项目将随着销售收入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并计算出变化项目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获得表二,经预测2001年的销售收入将增加到500万元。假定销售收入净利润率为10%。留存收益为净利润的20%。请测定该企业对外筹集的资金数额。
表一××公司简要资产负债表
表二××公司销售百分比表
销售收入增加额=500-400=100(万元)
随销售变化的资产百分比=50%
随销售变化的资产增加额=50%×100=50(万元)
随销售变化的负债百分比=15%
随销售变化的负债增加额=15%×100=15(万元)
随销售变化的权益增加额=500×10%×20%=10(万元)
企业需对外筹集的资金额=随销售变化的资产增加额-随销售变化的负债增加额-随销售变化的权益增加额=50-15-10=25(万元)
【小结】:
企业资金周转畅通,企业才能充满活力。资金是企业生产经
营的必备条件,所以筹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
筹资有多种渠道和方法,筹资时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企业
实际需求来有效地筹措资金。
§ 3-2 资本金制度
一、资本金
含义: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即开
办企业的本金(本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