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之重构】财务会计要素
有哪些
「关键词」财务会计要素;结构
模式;结构模式群
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依据企业经济活动特点和财务会计目标所确立的财务会定理论基础。依据我们所建立的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结构,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的存在也是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本文认为,财务会计要素结构模式包括 “基本要素 ”结构模式和不同级次要素结构模式两大部分。
二、财务会计 “基本要素 ”结构模式
(一)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分析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用来描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基本要
素 ”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既是企业经济活动及
其资金运动的 “基本构件 ”,也是整个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 “框架 ”,其目的在于通过它来描述、归纳企业经营活动及相关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因
此,揭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之间关系的模式是最基本的要素结构模式。
然而,国内、外有关论著或教材,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界定和理解尚存在不小差别,有的甚至是误解。例如,美、英国等国的大学
会计教材中,均以 “资产=权益 ”或 “资产=负债+业主权益 ”作为 “会计方程式( TheAccountingEquation )”。而我国则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和“收入 — 费用=利润 ”都作为 “会计方程式 ”。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 “由于收入是取得利润的基础,是利润的增加因素;费用(成本)是利润的减少
因素,利润又是企业资金来源增加的一种渠道。因此,资产=负债+权益会计方程式与收入 —费用=利润会计方程式,可以综合为下列会计方程式:资产+费用=负债+权益+收入 ”。
美、英等国均以 “资产=负债+业主权益 ”结构模式为基础,来阐述财
务会计程序中各种方法的建立与运用,但却未将 “全面收益=(收入 —费用)+利得 —损失 ”等作为 “会计方程式 ”。经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以 “资产=负债+业主权益 ”为依据阐述复式记账等方法的理论基础,已
经可以得出合理而完整的解释,加入其它 “会计方程式 ”也许会 “多此一举”。 ②“全面收益=(收入 — 费用)+利得 —损失 ”结构模式只能说明收益(利润)与收入、费用等的量化关系,而并不能揭示其在经济内容上的内
在联系。
在如何完整揭示财务会计对象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方面,我国会计学者
的研究成就明显地超过了西方学者。这不仅与我国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有关,也与我国学者的价值观念相关。但遗憾的是,我国会计学者却
未能全面揭示两个 “会计方程式 ”之间的固有关系,也无法提供 “综合会计方程式 ”成立的充分理由。不少学者将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
入”理解为 “期末资产+费用=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 ”,实际上是一
种误解。
(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确立
归结起来,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确立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 ①由于对 “收益(利润) ”要素的认识不同,人们往往只注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业主权益) ”结构模式的理解与运用,而忽略了 “收入 ”和
“费用 ”要素及其关系。比如,国际会计准则不单独认可 “利润 ”要素,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不仅单独设立了 “全面收益 ”要素,而且细分了 “收入 ”和 “利得”、 “费用 ”和“损失 ”等要素。 ②无法解释资产、负债、业主权益等要素与收入和费用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资金运动静态表现内容要素之间的
关系,人们的理解几乎是一致的,但对于动态与静态内容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却相去甚远(因而多数著作干脆避而不谈) 。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其根源在于: ①财务会计要素建立在企业经济
活动及其资金运动基础上,从这个基础入手建立财务会计要素体系才能逻辑性地得出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若干正确观点。而现行做法,却是将会计
实务中财务报表的具体内容加以归并而 “确立 ”所需的 “财务报表要素 ”。 ② 财务会计要素是按照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对财务会计对象内容进行的合
理划分,财务会计要素及其变化规律体现着财务会计对象内在的规律性,体现着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固有特征。认识和把握财务会计要素,不能割裂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必然联系。而现行的观点,却未能作到这点。 ③财务会计要素体系所具有的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