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慢阻肺中医护理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页
一、常见症候关键点
外寒内饮症
风热犯肺症
痰浊壅肺症
肺气郁闭症
(四)
(一)
(二)
(三)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
,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许多餐,防止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防止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物摄入。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1页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品治疗
特色技术
物理治疗
呼吸功效锻炼
(四)
(一)
(二)
(三)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2页
(一)药品治疗
(中药汤剂、中成药)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3页
(二)特色技术
(耳穴埋豆)
:遵医嘱用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4页
(三)物理治疗
:两手交替由一侧肩部由上至下呈斜线抹至另侧肋下角部,各重复10次。两手自两侧肺尖部开始沿胸廓自上而下拍打各10次。注意事项:拍肺力度适中。
:患者侧卧位或在他人帮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快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叩击120~180次,叩击时发出一个空而深拍击音则表明叩击手法正确。注意事项:①叩击前听诊评定;②用单层薄布覆盖叩击部位;③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骨突部位及衣服拉链、纽扣等处;④叩击力量应适中,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5页
(三)物理治疗
:指导患者尽可能采取坐位,先进行深而慢腹式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秒,继而缩唇,迟缓经口将肺内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咳嗽时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注意事项:①不宜在空腹、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②有效咳嗽时,可让患者怀抱枕头。
:可采取振动排痰机每日治疗2~4次,每次15~20分钟。注意事项:①不宜在饱餐时进行,宜在餐前或餐后1~2小时为宜;②叩击头应避开胃肠、心脏,脊柱等部位。③提议使用一次性纸制叩击头罩,防止交叉感染。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6页
(四)呼吸功效锻炼
: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腹肌放松。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用鼻迟缓吸气时膈肌最大幅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同时可配合缩唇呼气法,天天进行锻炼,时间由短到长,逐步稳而迟缓腹式呼吸。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经过缩唇(吹口哨样)迟缓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可能深吸慢呼,每分钟呼吸7~8 次,每次1O~20分钟,每日锻炼2次。
(坐式呼吸操):坐于椅上或床边,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4~8次,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8次;展臂吸气,抱胸呼气4~8次;双膝交替屈伸4~8次,伸吸屈呼;双手抱单膝时吸气,压胸时呼气,左右交替4~8次;双手分别搭同侧肩,上身左右旋转4~8次,旋吸复呼。
:①呼吸功效锻练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节奏要自然轻松,动作由慢而快。②呼吸功效锻练不可操之过急,要长久坚持锻练。③呼吸功效锻练不宜空腹及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④呼吸操普通每日练习2~3次,每次5~10分钟,依据个人病情进行,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7页
腹式呼吸
缩唇呼吸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8页
四、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指导
饮食指导
情志护理
健康指导
慢阻肺中医护理
第19页
(一)生活起居指导
,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戒烟,室内勿放鲜花等可能引发过敏物品,防止花粉及刺激性气体吸入。
,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可能防止去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
,起居有常,确保充分休息和睡眠,病情加重时降低活动量。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联合应用,提升肺活量,改进呼吸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