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课件PPT.pptx

格式:pptx   大小:242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课件PPT.ppt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2/2/8 文件大小:2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课件PPT.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风温犯肺(《蒲辅周医案》,中医研究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年)
张某某,男,2岁,1959年3月10日因发烧三天住某医院。住院检验摘要:血化验:白细胞总数27,400/立方毫米,中性70%,淋巴24%,℃,听诊两肺按甚实,舌苔白色。知此证虽感风成温,而其热气之上冲咽喉,实有伏气化热内动也。
疗法 病在初起,热虽不剧,而伏气之发动,必继有大热在后。宜少用表药解肌,重用凉药清里,石膏在所必需也。然膏粱之人其身体倍自郑重,当此病之初起而遽投以石膏重剂,彼将疑而不愿服矣,斯不得不先为开清解之剂也。
处方 薄荷叶三钱 连翘三钱 蝉退二钱 知母六钱 玄参六钱 天花粉六钱 生甘草二钱煎汤服。
效果 翌日复诊,言服药后,周身得微汗,而表里反大热, 咳嗽音哑益甚。言之似甚恐惧。诊其脉洪大而实,左右皆然。愚曰:君欲速愈乎?能听我用药,甚非难事,但重用生石膏四两,加粳米三钱,煎汤四茶钟,分四次渐渐温饮下,尽剂必愈,此事我能保险也。陈君闻之,欣然听从。遂命人向药房购整块生石膏(药房预轧细者恐溷有煅石膏)一斤,自轧细,秤准四两,加粳米三钱,煮至米熟,取清汤四钟,先温服一钟,后两点钟服一次,果尽剂而愈。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
第5页
【廉按】风温为新感,叶天士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也。伏气化热为伏热,张路玉所谓“凡病伤寒而成温,发于夏至以后者为热病”是也。方用表里双解。周身得微汗,而诸症反益甚者,胃家燥热上蒸故也。故用重量生石膏清燥解热。妙在将石膏同粳米煎汤乘热饮之,俾石膏寒凉之性,随热汤发散之力,化为汗液,尽达于外,所以人欲发汗者,饮热茶不如饮热稀粥也。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
第6页
四、春温过汗变症(《时病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城东章某,得春温时病。前医不识,遂谓伤寒,辄用荆、防、羌、独等药。一剂得汗,身热退清,次剂罔灵,复热如火,大渴饮冷,其势如狂。更医治之,谓为火证,竟以三黄解毒为君,不但热势不平,更变神昏瘛疭,急来商治于丰。诊其脉,弦滑有力;视其舌,黄燥无津。丰曰:“此春温病也,初起本宜发汗,解其在表之寒,所以热从汗解。惜乎继服原方,过汗遂化为燥,又加苦寒遏其邪热;以致诸变丛生。当从邪入心包,肝风内动治之。”急以祛热宣窍法(连翘、犀角、川贝母、鲜菖蒲、至宝丹),加羚角、钩藤。服一剂,瘛疭稍定,神识亦清,惟津液未回,唇舌尚燥,守旧法,除去至宝、菖蒲,加入沙参、鲜地,连尝三剂,诸恙咸安。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
第7页
【按语】春温新感引动伏热,初起表里同病。本应解表清里并用,前医误为伤寒,首用辛温解表法,一剂热从汗解。转而应清泄里热,亦不失为先表后里之之治。惜乎继服原方,反致里热鸱张,津液耗伤,故见复热如火,大渴饮冷等阳明热炽津伤之症。此时治疗应大剂辛凉清热,养阴生津,或可控制病情发展。但更医治之,谓为火证,竟以三黄解毒为君,苦寒沉降,遏其伏热外泄;苦燥又伤阴,反致伏热内陷心包,引动肝风而出现神昏瘛疭之变。故雷氏急予祛热宣窍法加羚角、钩藤凉肝息风,一剂见效。守前法,除去至宝、菖蒲,加入沙参、鲜地等以养阴液,热去津回,诸恙咸安。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
第8页
五、春温热结阳明(《王孟英医案》,上海***,1989年)
王皱石弟患春温,始则谵语发狂,连服清解大剂,遂昏沉不语,肢冷如冰,目闭不开,遗溺不饮、医者束手。孟英诊其脉弦大而缓滑,黄腻之苔满布,秽气直喷。投承气汤加银花、石斛、黄芩、竹茹、元参、石菖蒲,下胶黑矢甚多,而神稍清,略进汤饮。次日去硝黄,加海蛰、莱菔、黄连、石膏,服二剂而战解,肢和苔退,进粥……不劳余力而愈。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
第9页
【按语】春温伏热内发,初起即谵语发狂,但未见营血见证,知其在气分。前医大剂清解而失于透达,以至伏热被寒凉所遏,故反见昏沉不语,肢冷如冰,目闭不开等状似寒厥阳脱之假象而实为热深厥逆之候。王氏辨此抓住患者脉之弦大缓滑,苔之黄腻满布,口秽喷人等里实征象病机本质,辨证为邪结阳明,秽浊壅闭。故王氏以承气荡涤腑实,加银花、黄芩清热解毒,元参、石斛生津润燥,石菖蒲以辟秽。药证相符,故服后便下胶黑甚多,燥热浊气得以下泄,则精神稍清,略进汤饮,以助胃气。后去硝黄,以免克伐正气,再加清热解毒之品清泄余邪,战汗而解。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
第10页
六、温热病后阴虚液涸(《蒲辅周医案》,中医研究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年)
张某某,女,1岁,因发烧咳嗽已五日于1959年1月24日住某医院。
住院检验摘要:体温38℃,皮肤枯燥,消瘦,色素从容,夹有紫瘢,口四面青紫,肺叩浊,水泡音密聚,心音弱,肝大3厘米。血化验:白细胞总数4,200/立方毫米,中性61%,淋巴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