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甲酸铜的制备
日期
操作人
室温
整理ppt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原理
三 实验仪器及试剂
四 实验步骤
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
六 注意事项
七 思考题
整理甲酸铜的制备
日期
操作人
室温
整理ppt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原理
三 实验仪器及试剂
四 实验步骤
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
六 注意事项
七 思考题
整理ppt
一 实验目的
掌握制备甲酸铜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倾析法洗涤沉淀,巩固蒸发、浓缩、减压过滤操作。
整理ppt
二 实验原理
2CuSO4+4NaHCO3→Cu(OH)2·CuCO3↓+
3CO2↑+2NaSO4+H2O
Cu(OH)2·CuCO3+4HCOOH+5H2O→
2Cu(HCOO)2·4H2O+CO2↑
整理ppt
三 实验仪器及药品
电子天平,大小烧杯,小试管,研钵,温度计,减压过滤装置。
CuSO4·5H2O(S),NaHCO3(S),
HCOOH,无水乙醇
整理ppt
四 实验操作步骤
1 ·5H2O 在研钵中磨细混匀,在搅拌下将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去火)到100ml近沸腾蒸馏水中,防止暴沸。
2 加完混合物,再在近沸腾下加热搅拌几分钟。
3 静置,用倾析法分离、洗涤沉淀至无SO42-(用BaCl2检查倾出液)。
整理ppt
4 将中间产物碱式碳酸铜加入约10ml蒸馏水,搅拌加热至约50℃,逐滴加入适量甲酸至沉淀刚好完全溶解(如有残渣要过滤)。
5 将上述溶液移入瓷蒸发皿蒸发至原体积的1/3--1/4 ,冷至室温减压过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两次,再抽干称重。
整理ppt
五 实验数据处理
产率=
实际量
理论量
×100%
整理ppt
六 实验注意事项
称取原料要准,并磨细混匀(以增大反应接触面积);
混合物加入近沸腾蒸馏水中要注意(关火)避免暴沸;
倾析法洗涤沉淀、分离沉淀要多次且要检查无SO42-;
约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3--1/4,不可太干;
电炉放在滴定台上,注意电线不可绕在炉盘上。
整理ppt
七 思考题
(1)可溶性金属盐和碳酸盐反应,哪些情况下生成碳酸盐,哪些情况下又生成碱式碳酸盐或金属氢氧化物?
答:在近中性一般温度下通常生成碳酸盐;而pH较高且温度较高时生成碱式碳酸盐或金属氢氧化物。
整理ppt
(2) 在制备碱式碳酸铜的过程中,如果温度太高,对产物有什么影响?
答:在制备碱式碳酸铜的过程中,如温度太高,可能生成CuO,对产物质量有影响。
(3)制备碱式碳酸铜时,为什么不用氧化铜而用 CuSO4·5H2O为原料?
答:因为氧化铜不溶于水而CuSO4·5H2O要溶于水。
整理ppt
(4) 简述固液分离的几种方法以及他们的适用条件?
答:倾析法适用条件:若固体密度或颗粒较大,静置后能较快沉至容器底部,宜用倾析法来分离固液混合物。
过滤法是固液分离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常压过滤(即在常压下用普通三角漏斗过滤)、减压过滤(即在减压过滤器上下压力差的情况下过滤)、热过滤(若溶质的溶解度因温度下降而减少很多,过滤时又不希望溶质结晶析出多采用)。
离心分离法:适用于沉淀极细难于沉降以及 沉淀量很少时的固液分离。
整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