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识别
一、流动性风险的含义
〔一〕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本钱获取资金用于归还债务或增加资产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表达在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两个方面。务
、时间跨度、还款周期
流动性风险的相关风险分析
与信用风险:承担过多的信用风险会同时增加流动性风险。
与市场风险:影响投资组合产生流动资金的能力,造成流动性波动。
与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会对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
与声誉风险:良好的声誉有助于商业银行以合理本钱获得资金
与战略风险:在制定和实施新战略之前,应该正确评估对流动资金的影响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评估
一、流动性比率/指标法
现金头寸指标=(现金头寸+应收存款)/总资产
该指标越高意味着商业银行满足即时现金需要的能力越强。
核心存款比例=核心存款/总资产
核心存款比例高的商业银行流动性也相对较好。
核心存款是指相对来说较稳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存款,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较小
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较高那么暗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较差,而比率较低那么反映了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贷款增长潜力。
一般来说,该比率随商业银行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大银行的比率高于中小银行。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
=贷款总额/总资产÷核心存款/总资产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越小那么说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流动性风险也相对越小。
该比率越高那么说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应付流动性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强。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那么该比率越小。
流动资产是指到期期限短〔不超过1年〕、信誉好、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商业银行规模越大,那么该比率越小。
该比率越大那么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高。衡量了商业银行依赖易变负债获得资金的依赖程度。易变负债是指受利率等经济因素影响较大的资金来源
=(大额负债-短期投资)/(盈利资产-短期投资)
对大型商业银行来说,该比率为50%很正常,但对主动负债比例较低的大局部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大额负债依赖度通常为负值。因此,大额负债依赖度仅适合用来衡量大型特别是跨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比率/指标法的评价
优点:简单实用,有助于理解当前和过去的流动性状况;
缺点:其属于静态分析,无法对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进行评估。
注意:运用流动性比率/指标法时,不能简单地根据一项或几项比率/指标就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和变化趋势作出评估和判断,原因在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特质及获取流动性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必须综合多种比率/指标以及内外部因素,才可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作出正确评估。
二、现金流分析
通过对商业银行短期内(例如未来30天)的现金流入(资金来源)和现金流出(资金使用)的预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的差异可以用“剩余〞或“赤字〞来表示。
当来源金额大于使用金额时,出现所谓“剩余〞,说明商业银行拥有一个“流动性缓冲器〞,即流动性相对充足,但此时商业银行必须考虑这种流动性剩余头寸的时机本钱,因为剩余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赚取更高收益;相反,假设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赤字〞,那么必须考虑这种赤字可能给自身运营带来的风险。
二、现金流分析
根据历史数据研究,剩余额与总资产之比小于3%~5%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一个预警。实践证明,为了合理预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应当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剩余〞或“赤字〞与融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比较(例如未来90天),其目的是预测出新贷款净增值(新贷款额─到期贷款─贷款出售)、存款净流量(流人量─流出量),以及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净流量,然后将上述流量预测值加总,再与期初的“剩余〞或“赤字〞相加,获得未来时段内的流动性头寸。
现金流分析的操作方法就是通过对银行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资金来源0和现金流出〔资金使用〕的分析和预测,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异可以用“剩余〞或“赤字〞来表示。
现金流分析的评价
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现金流分析有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在未来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但如果商业银行的规模很大而且业务非常复杂,那么分析人员所能获得完整现金流量的可能性和准确性随之降低,现金流分析的可信赖度也逐渐减弱。在实践操作中,现金流分析法和缺口分析法通常一起使用,互为补充。
三、其他评估方法
〔一〕缺口分析法
缺口分析法针对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现金流入〕和到期负债(现金流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