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新村带产业 产业促新村.pdf

格式:pdf   大小:1,203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村带产业 产业促新村.pdf

上传人:lxydx 2016/9/12 文件大小:1.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村带产业 产业促新村.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20220132013年年1111月月2626日日星期一星期一编辑编辑//魏秋菊魏秋菊校对校对//广柑广柑组版组版//黄晓萍黄晓萍电话电话::22222262222226邮箱邮箱::11879963181187996318@@科学重建芦山报道邻里情深共渡难关22日,芦山县下了一场冬雨。雨后的双河村,寒意陡增。虽然气温每日都在下降,但双河村居民乐阳林和她的“老伙伴”们依然在重建工地和家之间忙碌着。为了早日建好新家,也为了让生活早日步入正轨,大家都铆足了干劲。“我们现在忙得很,又要照顾生意,又要忙着重建。”记者见到乐阳林时,她正在为客人切卤菜。她说,“4·20”芦山强烈地震之前,四个家庭就是邻居,地震给他们带来了相似的苦难,但并没有拆散几十年的邻里感情。地震前,乐阳林一直经营着一家餐馆,因为餐馆味道好、服务佳,所以除了本地顾客光临外,南来北往的客人到双石赶集,大多都要在她的餐馆吃上一顿饱饱的午餐,歇一歇脚。刘鹏,是一家企业的内退工人,平时经营着一家杂货铺,虽然生活谈不上富裕,倒也能养活一家老小。张国松和张国康是兄弟俩,地震前在镇上经营超市,有时做些零散活路。“我们当了几十年的邻居,大家相处都很愉快。”乐阳林告诉记者,几十年来,四家人一直团结和睦,哪怕是遭遇地震,大家也一起渡过了难关。现在,虽然新房还没有建成,但大家依然租住或借宿在相邻的地方,彼此照应。节约资金四户联建今年十月,双石镇的农房重建工作如星火燎原般蔓延,四家人也聚在一起商讨重建大事。“以前我们都住在一栋楼里,铺面也连在一起,我觉得我们这次重建,还是不要分开,大家搭伙修。”有人提议,干脆四家联建,修一栋大房子。“不错,大家联建,造价还划算些。”提议得到四个家庭不约而同的响应。重建的方案敲定了,房子怎么修?四家户主在宅基地上又讨论了一番,决定按全框架结构包工包料,请建筑队来修。刘鹏现场算了一笔账:以现有宅基地面积来算,修一栋两楼一底的新房,大概是1100多平方米。按照建筑队开价每平方米850元计算,需要90多万元的资金,四户人平摊下来,每户人需要出资20多万元。“我们联建的新房有30根构造柱,每个柱头有12根拇指粗的钢筋,比以前扎实多了。”负责工地监工的刘鹏说,大家共建,还有一个好处,四户人有三面墙是共用墙,比各自建房大概要节约三万元左右。如今,四户联建的新房已开工一个多月,地基已经打牢,今年年底就能完成主体框架施工。“刘鹏,回家吃饭了!”正在记者采访时,一个肚子微凸的妇女招呼刘鹏回家吃午饭。“这是我老婆,她明年四月的预产期。”刘鹏说,自从妻子怀孕以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即将出生的孩子住进坚固、宽敞的新房。记者卫葳地震前我们当了几十年邻居地震后我们还要一起建新房——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四个家庭的重建故事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是全镇几个村赶集的集散地,也是双石镇最繁华的地方。“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这里受灾严重,不少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式砖楼毁于一旦,镇上许多居民也变成了“无房户”。自从双石镇灾后重建工作启动以来,镇上不少居民或散建或联建,都在为实现安居梦而忙碌着。其中,一栋上千平方米的新房,因其规模庞大,格外引人注目。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乐阳林、刘鹏、张者走进这栋正在建设的新房,了解背后的故事。重规划尊重自然建新村“尊重自然、尊重历史、节约土地、有益于经济发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