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5种河豚,你认识多少种?
25种河豚,你认识多少种?红鳍东方豚
红鳍东方豚,体亚圆筒形,头中大,背鳍略呈镰刀形,胸鳍近方形。背面和上侧面青黑色,腹面白色。体侧在胸鳍后上方有一白边黑色大斑,斑的前方、下方及后方有小黑斑。臀鳍长增长而有变异,体长100mm时体上散布有白色斑点;体长达180mm时白色斑点逐渐变为网纹斑;体背部有3条暗色横带;胸鳍末端处有1个带白色环的大黑斑,此斑约2/3位于胸鳍末端上方。体长可达295mm。分布于中国,在黄海及东海有产。幅斑东方鲀
与虫纹东方鲀相似,体光滑无棘,胸鳍后上方有白缘暗色斑。体背侧淡褐色,并密布不规则白色斑点。虫纹东方鲀
虫纹东方鲀 体光滑无刺,上半部褐色,有许多圆或蠕虫状淡蓝色斑纹,在胸鳍后方有一具淡色缘的褐色斑。臀鳍和尾鳍下缘白色。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及河口。体长一般150~200毫米。血液和内脏毒性较小,经加工处理后肉可食用。分布于北平洋西部。角箱豚
角箱豚身体被硬骨板包裹,横断面呈五角形。眼上方有一牛角状长棘,比眼径长。腹侧棱突出,其后端有一向后长棘。无腹鳍。各鳍均无棘。全身有褐色圆斑。幼鱼尾鳍长,后缘圆形并有暗色斑点。体黄褐色,腹部白色。体长一股10-25厘米。与之相似的棘背角箱鲀,眼前方的牛角状棘比眼径短,在体背中央有一锐棘。豹纹东方鲀
豹纹东方鲀头部及体背、腹面均无小刺,皮肤具瘤状皮质小突起。侧线发达,分枝多条。无胸斑。体背部暗绿色,背侧自吻部至尾鳍基部、侧面自眼下至尾基均有许多黑褐色斑点,斑径比瞳孔小。腹面白色。尾鳍后端暗褐色。长江白皮豚紫色东方鲀
紫色东方鲀体延长,近圆柱形,前部粗大,后部渐细而稍侧扁。头中大,宽而圆,吻端圆钝。口小,前位,平裂;唇发达,下唇较长,两端上弯。下颌略长于上颌。两颌前端各有2枚喙状板齿,中央缝隙明显。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平。鳃孔中大,位于胸鳍基部前方。尾柄较粗,—。背鳍1个,始于肛门处的背上,基底短,中部鳍条长。胸鳍短宽,侧下位,近方形,上部鳍条稍长。无腹鳍。臀鳍与背鳍同形同大,基底近相对。尾鳍截形。体光滑,无鳞,无小刺。侧线发达,前端分支较多。体色和斑点随增长而变化。个体小时,体背部呈灰褐色或绿褐色,密布褐色斑点;随个体的增长,体背部渐呈紫褐色,斑点几乎消失。体侧下方有1条黄色纵带,腹面乳白色。胸鳍后上方体上有1大黑斑,周缘色浅。背鳍基底下有1大黑斑。背鳍和臀鳍灰褐色。胸鳍色浅。尾鳍紫褐色。绿鳞马面鲀
绿鳞马面鲀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暗鳍腹刺豚
体短,头体粗圆,向后渐细。吻圆顿。口小。背腹部有小刺。尾鳍黑褐色,中央圆突,上下端突出,白色。体背部暗绿色。月腹刺豚
体侧光滑,口小,体短,头体粗圆。淡鳍腹刺豚
体背部黄绿色,腹白色,尾鳍浅褐色,后缘凹入,上下端白色,下半部q浅灰白色。箱豚
箱豚的名字,来自它身上包着的保护性的箱子形的外套。这个箱子实际上是由骨板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