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手抄报一年级简单样板简单的漫步人生路语文手抄报设计样板.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抄报一年级简单样板简单的漫步人生路语文手抄报设计样板.docx

上传人:春天的小花 2022/2/14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抄报一年级简单样板简单的漫步人生路语文手抄报设计样板.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抄报一年级简单样板简单的漫步人生路语文手
抄报设计样板
简单的漫步人生路语文手抄报图片 1
简单的漫步人生路语文手抄报图片 2
简单的漫步人生路语文手抄报图片 3
简单一位数的口算( P52~54)
4.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P55~58)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P59~60)
6.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P61~64)
最后还安排了单元复习( P65~67)。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容量大,安排妥当。
从上面的内容安排可以看出口算、笔算的题型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很重要的单元。
这么多内容的安排有如下特点:
(1)先口算后笔算,口算笔算紧密结合。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事实上也是在一次次地进行口算,只不过是把口算的结果随时记录下来减少运算过程中的记忆负担罢了。对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白一条算理:相同单位
的数才好进行单位个数的相加或相减,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这些算理在口算时解决,可以把它运用到笔算中,所以教材先安排口算,再安排笔算,使口算为笔算服务,笔算又使口算得到发展。
(2)加、减计算有分有合。
先分别安排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后同时安排加、减笔算。因为口算时重在弄清算理,而加、减口算的算理是有所不同的,分散安排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笔算的算理与口算时基本相同,重在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上,而两位数加减竖式的写法是相似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把加法的竖式计算的格式、计算顺序迁移到减法的笔算中去,因而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3)在计算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本单元安排的解决实际问题就数量关系来讲,前两类仍是学过的求总数,求剩余的实际问题,只不过叙述方式与以往不同,第三类是新出现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散在三段计算数学中各安排一类解决问题,一方面可增加计算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融合成一般算法。
先看两位数加整十数( P46),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的算法可能借助小棒计算,也可能借助计数器计算,也可能根据数的组成
直接计算,但最后掌握的算法都是把 45 分成 40 和 5。先算 40+30
70,再算 70+5=75。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过程与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同。
再看两位数减整十数( P52),与加法口算的探索过程也相同,两位数减一位数则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提高了算法思考的抽象程度。
再看两位数加两位数( P59),也是先让学生探索,例举的学生的思考更多些,除了用小棒、计数器计算外,还利用数的组成分别进行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的加减,以及把加两位数拆成加整十数和加一位数两步计算,最后整合成笔算,示范竖式的写法。两位数减两位数则让学生尝试计算。
这样看来几次计算方法的探索所经过的过程大体上是相同的,都是:自主探索 -- 相互交流 -- 找算法相同点 -- 呈现一般算法。让学生找不同算法的相同点是关键的一步,是算理所在。以两位数加整十
数为例,不管摆小棒、拨算珠还是直接计算都是把 40 和 30 相加,也就是把 4 个十和 3 个十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有了这样的认识,呈现一般算法就水到渠成了。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是这样。摆小棒时是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单根和单根的相加;拨算珠是十位上的数拨在一起,个位上的
数拨在一起,抽象思考是 40 和 30 相加, 3 和 1 相加,相同点都是 4 个十和 3 个十相加, 3 个一和 1 个一相加,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
的数相加,个数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弄懂了这个道理,所以写竖式时就让数位对齐,计算时应该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学生可能从十位加起,也可能从个位加起,这时不要强求一致,但要指出用竖式计算加法提倡从个位加起。
(2)重视算法比较,深化对算理的理解。
P47在计算过 45+30 和 45+3 之后提出问题:计算 45+30 和 45
3 有什么不同?就是 3 个单位各应加在哪里,使学生再次悟到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数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P52在减法口算例题教学之后也作了类似的安排。
另外,练习中以题组的形式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