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神分析性治疗概论精神分析
第1页,此课件共37页哦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因环境而恶。而精神分析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相当不平静的画面。
我们是一类被性和攻击驱使的存在。我们存有嫉妒和敌意,我们甚至存有对我们所爱对思维模式
态度(求真,反思)
第17页,此课件共37页哦
共识
既有意识的也有潜意识的精神生活
意义系统既包括体验的意识和潜意识方面
同外在事件一样精神世界也遵守因果关系原则
我们早期关系对于具有情感特征的关系表征的发展有影响
第18页,此课件共37页哦
我们内在的生活会赋予我们碰到的新的情景以背景和色彩:意义和幻想模式
内在世界的过程和体验调节我们外在世界的关系
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不断发生交互,两者相互影响
我们既有发展的历史,又有现实的生活,两者都应该得到理解
第19页,此课件共37页哦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总是在处理发展的病理和冲突,尽管他们对于不同的病人影响不同
第20页,此课件共37页哦
精神分析治疗的维度
俄狄浦斯VS前俄狄浦斯
一个人VS两个人
冲突VS缺陷
自然VS滋养
过去VS现在
支持VS表达
第21页,此课件共37页哦
冲突模式
(conflict model of illness)
缺陷模式
(deficit model of illness)
一种以内在冲突之结果来解释心理现象的理论模型。
内在冲突源自两股力量:
寻求突围的强大的无意识的力量
持续进行监督、以扼止无意识力量浮现台面的对抗力量
这些交互作用的力量可以归纳为;
①欲望,以及阻抗欲望浮现的防御机制
②不同的心灵内在动源或“零件”(agencies or parts)各自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优先重点
③对外在现实之要求的内在觉知,以及与其相抗衡的冲动
心理结构较为脆弱或有所缺失,病人自觉不完整或不安稳,为维护心理恒定,他们对周遭的人有异乎寻常的过度要求
第22页,此课件共37页哦
表达性
支持性
目标
获得洞见与自我了解、改善关系品质、增强自体整合和选择更成熟自体客体
适应压力、恢复能力、重建自我
疗程
可长可短
可长可短
频率
每周四至五次/40-50分钟
每周很少超过二次/弹性
自由联想
使用
不用
中立、匿名及节制原则
介入
移情
诠释
觉察但不诠释
阻抗
诠释
将阻抗视为不可或缺、具有适应性
修通
第23页,此课件共37页哦
表达性
支持性
具有想了解自己的强烈动机
具有严重且长期的自我缺陷
明显的痛苦
面临严重的人生危机
具有为保护自我免于冲突而退行的能力
焦虑耐受力低
具挫折耐受力
对挫折耐受力低
有产生洞见的能力(心理学头脑)
缺乏心理学头脑
现实感完整
现实感不良
具备有意义的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严重缺损
良好的冲动控制力
冲动控制力差
具有能保住一份工作的能力
智能偏低
可以运用类推和隐喻来思考
自我观察的能力不佳
能够反思试探性诠释
有器质性认知功能障碍
形成治疗联盟的能力薄弱
第24页,此课件共37页哦
例:病人忘记一次治疗,再次来治疗时,谴责自己,之前分析师因生病取消治疗一次。
忘记没有错。意识到自身批判的特点,对完美承受的压力。
我想你不仅仅因为你的遗忘而感到生气,我想同时也是对我取消时间感到生气。揭示表明行为下的敌意。
第25页,此课件共37页哦
精神分析治疗的特点(blagy,hilsenroth,2000)
聚焦情感和情绪的表达
探索病人努力回避的话题,或有意延缓治疗过程的行为
识别病人行为,想法,感受,体验和关系模式
强调过去的经历
聚焦人际间的经验
强调治疗关系(移情和反移情)
探索病人的愿望,梦和幻想
第26页,此课件共37页哦
Malan三角
冲突三角
防御 (D)
焦虑 (A)
潜意识感受、欲望、表象和冲动 (X)
第27页,此课件共37页哦
人际关系三角
T:和治疗师的关系
C:现在的关系
P:过去的关系,过去的亲附特征
第28页,此课件共37页哦
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
根据理论和对象的不同而发展
弗洛伊德
潜意识意识化
强化自我功能
弱化超我
第29页,此课件共37页哦
自我心理学
在冲突解决的基础上改变精神结构,增加自我的自主性来容受冲突,不同情绪的张力和潜意识的非理性。
客体关系
改善内在重要客体表象,更加适应的外在关系
第30页,此课件共37页哦
自我反射功能和心理化
自我反射功能:一种发展